杠杆率的公式

@骆儿4340:什么是杠杆率
胡榕18811727888…… 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高杠杆率意味着在经济繁荣阶段,金融机构能够获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但当市场发生逆转时,将会面临收益大幅...

@骆儿4340:杠杆的比率到底是怎么算的? -
胡榕18811727888…… 杠杆比率计算公式:杠杆比率=正股股价/(权证价格÷认购比率);杠杆比率是偿还财务能力比率,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财务杠杆是资产总额与普通股股东权益的比率.普通股股东权益是以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计算得出.通过债务融资资产将增加资产和负债总额,不影响普通股股东权益.因此,财务杠杆比率增加.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骆儿4340:请问商业银行杠杆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胡榕18811727888…… 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 调整后的表外资产余额-一级资本扣减项

@骆儿4340:分级基金杠杆倍率计算公式 -
胡榕18811727888…… 融资型分级:份额杠杆= (A份额份数+B份额份数)/B份额份数 净值杠杆=(母基金净值/B份额净值)*份额杠杆 价格杠杆=(母基金净值/B份额价格)*份额杠杆 多空型分级:份额杠杆=约定系数(如2倍、-1倍、-2倍等) 净值杠杆=(母基金净值...

@骆儿4340:股票杠杆基金的杠杆率的算法 -
胡榕18811727888…… 1、股票杠杆基金的杠杆率的算法如下:优先份额与进取份额的比例是1:1,也就是初始杠杆是2倍.随着两者之间净值比例的变化,杠杆也会变化.一般来说,如果进取份额的净值增长,则杠杆会减小,如果进取份额的净值较少,则杠杆会变大.一般来说,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内表外总资产风险暴露. 2、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权益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应出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为杠杆倍数,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倍数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倍数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倍数在2007年为33倍.

@骆儿4340:金融部门杠杆率计算公式 -
胡榕18811727888…… 待购回余额/超储

@骆儿4340:杠杆率怎么算?
胡榕18811727888…… 债券基金的杠杆率是由于债券正回购造成的,债券正回购是把自己手里面已经购买的债券抵押到银行间或者交易所,签订回购协议,借入资金的方式.借用一下紫葳侍郎的例子:比如一个债基有2亿元,买了价值1亿8千万的债券,又通过抵押债券正回购买了1亿2千万的债券,则该债券基金的杠杆率是150%.计算过程就是这只债基拿着2亿的资产做了1.2+1.8亿的投资,所以杠杆率为3/2=150%. 如果你有Wind的话,也可以在Wind上面导出 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 债券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 银行存款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 其他资产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 将这四项加总,可以得到债基的杠杆率. 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到你.

@骆儿4340:销售杠杆率怎么算? -
胡榕18811727888…… 是经营杠杆率也称经营杠杆系数.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它.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例某公司今年实际销售某产品2000件,单价为3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40元/件,营业利润为20,000元. 经营杠杆率=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2000*(300-140))/20000 =16

@骆儿4340:杠杆为20,资产价值5%的增加就会使所有者权益增加100%,这100%是怎么算出来的, -
胡榕18811727888…… 杠杆为20,资产价值5%的增加就会使所有者权益增加100%,这100%就是5%增加乘以杠杆率20:5%X20=100%.

丨明明FICC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观察债市杠杆水平的三个视角:我们根据托管量与待回购债券余额测算债市杠杆率,23Q2以来债市加杠杆情绪明显升温,债市杠杆率的10日移动均值于7月4日触及110.15%的峰值,而进入8月后杠杆率转为持续回落,截至9月8日收于108.66%;直接观察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量,8月日成交均值为7.39万亿元,与同为季中月的5月均值持平,但较7月环比下跌7.22%;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占总回购成交量比例也可以及时和真实地反映出市场加杠杆的情况,除去6月跨季,二季度以来隔夜占比持续保持在90%的预警线以上,而央行也开始适时提示防范资金空转风险、收敛机构加杠杆情绪。

深度解析近期杠杆率下行的两个维度:(1)融出方:银行资金融出意愿大幅下降。银行是资金市场的最大供给方,其逆回购余额占全市场的比重约为70%;银行的资金融出能力和意愿将直接影响资金价格进而传导至市场加杠杆行为,银行体系逆回购余额占比与资金利率和市场杠杆水平高度相关;除直接关注银行融出规模和市场占比外,银行资金融出/融入比指标下滑反映近期银行体系对资金市场的支持力度正在减弱;8月政府债发行供给增多导致银行承接压力上升,而央行指导下8月信贷投放加速或也约束银行资金流出;从银行负债视角来看,目前银行负债端相对充足,对短期流动性需求有限,但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对中长期资金需求有所上升。(2)融入方:资金偏贵是需求回落的主因。非银机构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其正回购余额占全市场比重约70%;非银机构资金融出/融入比指标大幅上升,而各类资管产品正回购余额绝对值也有明显回落;从传导链条上,资金价格上升和负债端赎回波动加剧都有可能导致非银机构减少资金融入并压降杠杆,我们认为近期市场表现主要源于前者。

分机构杠杆率走势如何?各机构银行间市场杠杆率各不相同,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数值上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广义基金>全市场>商业银行;2023年以来除证券公司杠杆率延续在高位中枢大幅震荡外,银行、广义基金至8月前杠杆率中枢持续上行,而保险机构持续回落;8月后,各机构杠杆率普降,广义基金和证券公司在结束跨月后有所回升,商业银行则继续回落;分位数上,除证券公司涨跌频繁外,银行与广义基金杠杆率分位数自23Q2以来持续处于高位,8月则回落至底部,而保险加杠杆情绪始终较为平淡。

未来债市杠杆率展望:债市杠杆率调整或已到位,短期内继续下行受阻;央行虽然提示防范资金空转风险,但稳健偏宽的货币政策基调并未转变,降准或成为市场下一个博弈宽货币的机会,但需密切关注银行信贷投放和债务置换的节奏,9月跨季、跨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债市杠杆率重回高位的可能性较低,但可能延续震荡或小幅反弹;分机构来看,若债市超调叠加资金便宜,证券公司债市杠杆率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广义基金或温和回升。

债市如何看?债市杠杆率的短期波动仅从交易层面影响即期的债市行情,长债利率的定价核心仍取决于长期基本面,对比我们测算得到的债市杠杆率和国债利率走势,此次债市杠杆率调整领先于债市利率上行,目前较低的杠杆率对国债利率在当前点位可能形成保护。

风险因素:杠杆率测算存在严重误差;债市出现大幅波动;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正文

今年二季度以来,资产荒逻辑驱动债市加杠杆情绪逐渐升温,通过三个视角观察,债市杠杆水平此前均升至预警线,央行也于8月在公开场合提示防范资金空转风险,此后债市杠杆率直线下行。结合资金市场供需两个维度,我们认为此次杠杆率下行主要原因是银行主动收紧资金融出引起的资金价格上升。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测算和分析了不同机构的杠杆水平及资金市场行为特点,并就未来市场杠杆率变化及对债市的影响进行展望。

观察债市杠杆水平的三个视角

一般来说,观察债市杠杆率的变化主要有三个角度,分别是:①直接测算的债市杠杆率;②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以及其维持高位的时间;③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占总回购成交量比例。而从这三个路径来看,8月以来债市杠杆率出现明显下行。

我们根据托管量与待回购债券余额测算债市杠杆率,23Q2以来债市加杠杆情绪明显升温,债市杠杆率的10日移动均值于7月4日触及110.15%的峰值,而进入8月后杠杆率转为持续回落,截至9月8日收于108.66%,与 2022年以来均值持平。我们可以根据公式【债市杠杆率=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待购回债券余额)】测算杠杆率水平,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参考中债登和上清所月度公布的托管数据并运用线性插值法转为日频,而待购回债券余额取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余额(买断式回购余额体量较小,因此我们忽略该指标)。根据我们的测算,若以2022年初至今债市杠杆率均值108.67%为基准, 23Q2以来债市机构加杠杆情绪持续升温,债市杠杆率10日移动均值基本维持在均值以上运行,即便在6月跨季中也仅有小幅回落,并于7月4日触及 110.15%的峰值。进入8月后,债市杠杆率出现快速回落,截至9月1日,其10日移动均值收于108.66%,重回均值水平。

直接观察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量,8月成交均值为7.39万亿元,与同为季中月的5月均值持平,但较7月环比下跌7.22%。考虑到杠杆率日度测算可能有一定误差,过度依赖隔夜的滚动也会掩盖一部分加杠杆的情绪,因此还可以直接观察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以及其维持高位的时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在22Q4的债市波动中出现明显回落,但2023年以来其中枢基本维持震荡上行趋势。而伴随近期机构加杠杆情绪收敛,8月质押式回购月度日成交均值为7.39万亿元,与同为季中月的5月基本持平,但较7月的7.96万亿元环比下跌7.22%。

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占总回购成交量比例也可以及时和真实地反映出市场加杠杆的情况,87%和90%是两个重要的水位线。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可以在短期内反映出回购交易的频率,但是由于其近几年基本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观察较长一段时间的杠杆变化时,从绝对数值上不容易体现出来其真实加杠杆的情况,而隔夜回购占比避免了绝对值整体处于上升空间下带来的扰动因素,因此是非常适合的杠杆情况观察与预警指标。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在所有期限的回购中占比最大,通常在70%以上。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可以反映出当前市场滚动续作的频率,成交量越高,说明市场期限错配情况和期限套利情况越严重,87%和90%是两个重要的水位线。

历史上隔夜占比长时间突破90%或维持高位运行时往往会触发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和监管预警,除去6月跨季,二季度以来隔夜占比持续保持在90%以上,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长持续时间和峰值记录,而央行也开始适时提示防范资金空转风险、收敛机构加杠杆情绪。综合央行货币政策表态、公开市场操作与隔夜占比走势来看,当隔夜占比长时间突破90%或维持高位运行时往往会触发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和监管舆情。除去6月跨季,二季度以来隔夜占比持续保持在90%以上,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长持续时间和峰值记录。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8月4日“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出要“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政策表态本身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影响,对应8月债市杠杆率快速下行。

深度解析近期杠杆率下行的两个维度

融出方:银行资金融出意愿大幅下降

银行是资金市场的最大供给方,根据CEFTS每日披露的回购交易数据,银行逆回购余额占全市场的比重约为70%,其中国股行是最重要的资金融出方,银行体系的资金融出能力和意愿将直接影响资金价格和杠杆情绪。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拆借交易可分为资金融出和资金融入两方,分别对应逆回购供给和正回购需求。由于银行负债端储备有庞大的存款资金,其通常是资金市场最大的供给方,而负债资金更为充足的国股行则尤为重要。自2022年以来,随着银行负债端储蓄资金不断累积,银行融出资金占全市场的份额持续上升,2022年以来银行月均逆回购余额占比维持在70%左右,而国股行则保持在50%以上。

银行的资金融出能力和意愿将直接影响资金价格进而传导至市场的加杠杆情绪,银行体系逆回购余额占比与资金利率和市场杠杆水平高度相关。国股行月均逆回购余额占比与DR007利率和我们测算得到的债市杠杆率走势基本吻合,反映银行资金在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当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意愿上升,资金利率往往下行,进而助推市场各机构加杠杆情绪,债市杠杆率随之上涨,反之则下降,因此理解债市杠杆率的波动变化离不开对银行资金融出情况的分析。

除直接关注银行融出规模和市场占比外,我们构建了银行资金融出/融入比指标,指标下滑也反映银行体系对资金市场的支持力度正在减弱。截至9月8日,银行质押式逆回购余额及占全市场比重的10日移动均值分别为7.02万亿元和63.97%,较7月14日的峰值8.83万亿元和74.31%大幅回落。考虑到若仅观察银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其绝对数值本身还受到税期、跨季等内生性变量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可以综合银行体系在资金市场的正逆回购操作,构建银行资金融出/融入比来反映银行的资金供给意愿。考虑到国股行是最主要的资金卖方,同时银行资金融出和融入在月度间有明显的错位效应(月初月末融出融入规模波动较大),我们取20日(交易日)移动均值并主要观察国股行的融出融入比变化。截至9月8日,根据我们的测算,银行资金融出/融入比20日移动均值为2.22,较7月峰值下跌0.18;国股行资金融出/融入比20日移动均值为5.38,较7月峰值下跌0.61,8月拐点趋势显现。

具体分析原因,8月国股大行资金融出意愿大幅下降,主要源于政府债发行供给增多导致银行承接压力上升,而央行指导下8月信贷投放加速或也造成边际影响。8月以来在7月底政治局会议有关“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的指示下,各地政府债发行明显提速。根据我们粗口径测算,8月新增专项债净融资规模约6464亿元,累积新增已基本完成全年限额水平。此外,在7月信贷不及预期的背景下,8月18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会上提出“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而8月末票据利率回升明显也指示当月信贷表现可能不弱。地方政府债的承接压力和表内信贷投放的边际增多,都影响了银行阶段性的资金融出意愿和能力。

从银行负债视角来看,目前银行负债端相对充足,对短期流动性需求有限,但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对中长期资金需求有所上升。近期银行二永债供给增多,8月银行二永债净融资规模达1244亿元,为2023年3月以来新高。目前银行体系对短端流动性需求有限,但在存款利率下调背景和地方化债预期下,叠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于2024年1月1日实施,银行体系对中长期稳定资金的储备需求明显上升,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银行在资金市场的融出意愿。

融入方:资金偏贵是需求回落的主因

非银机构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需求方,根据CEFTS每日披露的回购交易数据,非银机构正回购余额占全市场比重约70%,其中资管产品和交易型资金的操作行为极为重要。由于正回购余额是直接测算债市杠杆率的指标,因此分析并预测其走势对于理解市场杠杆水平的变化也至关重要。功能上,回购工具为交易型资金和资管产品提供了加杠杆博取期限利差以增厚收益的途径,同时也是平滑短期负债端流动性压力的重要工具,这也导致非银机构成为正回购工具的主要需求方。2022年以来资金市场中非银机构正回购余额占比约70%,内部机构排名方面,基金公司正回购需求量最高,证券公司、理财子、货币基金则分列其次。

非银机构资金融出/融入比指标大幅上升,而各类资管产品正回购余额绝对值也有明显回落,也反映作为主要资金需求方的非银机构拆入行为收敛,进而影响市场杠杆水平。我们同样可以综合非银机构的正逆回购操作构建非银机构资金融出/融入比,该指标上升反映机构资金融入弱于融出意愿,例如其在22Q4赎回潮中大幅高涨,显示当时机构资金融入难度较高,对应市场杠杆率的同步回落。根据我们的测算,近期非银机构融出/融入比大幅上升,截至9月8日20日移动均值收于0.46,较7月低值上升0.05。同时我们观察到货币基金、理财子、基金公司及产品正回购余额的绝对规模8月后明显回落,两指标均显示非银机构资金拆入行为大幅收敛。

从传导链条上,资金价格上升和负债端赎回波动加剧都有可能导致非银机构减少资金融入并压降杠杆,我们认为近期市场表现主要源于前者。走势上,非银机构资金融出/融入比反转的拐点通常落后于国股行,而非银资金价格通常与融出/融入比同步波动,体现了【银行收紧资金融出—资金价格上升—非银机构融入意愿下降】的传导链条。但我们观察到,8月非银机构资金融出/融入比率先回落,时点上反转拐点为8月14日,对应MLF与OMO利率分别实施不对称调降当天,我们推测非银机构资金在央行超预期行为中开始提前交易流动性收紧的可能而主动压降杠杆。而国股行的融出/融入比拐点出现时点则为8月18日,对应央行、金管局、证监会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会上提出“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同时8月有超过75%的政府债净融规模于后半旬完成发行,国股行资金融出/融入比的拐点对应资金收紧的实际时点。负债端出现持续的大幅赎回是影响非银机构资金融入意愿的另一因素,但从现券数据上来看,基金、理财子在8月的买盘力量并未出现明显减弱,进入9月后基金在债市调整中赎回明显,但理财对同业存单延续增配,反映目前对回购工具依赖度更高的现金理财规模相对稳定,而非银机构融出/融入比与R007利率走势仍较为吻合,反映资管负债端的波动并不是此次非银加杠杆情绪降温的主因。

分机构杠杆率走势如何?

各机构银行间市场杠杆率各不相同,主要源于负债偿付压力和资金运用模式不同,数值上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广义基金>全市场>商业银行,在跨节、跨月、跨季时点各机构杠杆率一般出现一致性下行。参考测算全市场债市杠杆率的思路,我们可以继续测算不同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杠杆水平以更精确地聚焦各类投资者的情绪变化。商业银行对表内资金和回购余额有严格的监控,因此其正回购规模有限,杠杆率水平在所有机构中最低。而同为债市配置盘的保险机构在负债端同样有一定的偿付压力,但由于其保单产品一般期限较长,在短期流动性运用方面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导致其杠杆率相对偏高。广义基金除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外,还包括券商资管、信托计划、保险资管、基金专户外等资管产品,其债市规模体量仅次于银行,内部品种繁多也导致对回购工具的运用频率各不相同,但整体来看广义基金的债市杠杆率仍高于市场水平。证券公司负债端基本没有产品偿付压力,其自营部门资金运用仅与内部收益和绩效考核挂钩,高频交易的特点导致其对回购工具的运用较多,其杠杆水平在所有机构中最高且波动幅度最大。根据我们测算,截至9月8日,2022年以来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广义基金、商业银行的债市杠杆率均值分别为217.20%、127.09%、116.64%、104.58%。

观察2023年以来各机构的债市杠杆率情况,除证券公司杠杆率延续在高位中枢大幅震荡外,银行、广义基金至8月前杠杆率中枢持续上行,而保险机构持续回落。22Q4-23Q1,债市调整叠加信贷表现强势,商业银行、广义基金债市杠杆率长时间保持在均值以下,尤其广义基金在赎回潮中受负债端压力影响,加杠杆情绪更为低迷。23Q2,银行信贷投放放缓,资产荒逻辑下资金融出意愿增强,债牛行情驱动理财、债基规模逐步修复,商业银行、广义基金杠杆率快速抬升至高位。保险机构自22Q1起杠杆水平大幅上升,主要源于2022年中宽货币下资金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而2023年后保险机构负债端增量资金持续流入,资产荒是险资配置的主要难题,对正回购加杠杆的需求性不高,因此其债市杠杆中枢重新回落并低于2022年初水平。证券公司除在22Q4的债市调整中有明显的压降杠杆行为外,其余时间杠杆率基本围绕中枢水平震荡波动。

而8月以来,各机构杠杆率普降,广义基金和证券公司在结束跨月后有所回升,商业银行则继续回落。截至9月8日,我们测算得到商业银行、广义基金、保险机构、证券公司债市杠杆率的10日均值分别为104.53%、117.16%、122.93%、218.20%。

分位数上,除证券公司涨跌频繁外,银行与广义基金杠杆率分位数自23Q2以来持续处于高位,8月则回落至底部,而保险加杠杆情绪始终较为平淡。各机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波动反复特点,根据我们测算,截至9月8日,商业银行、广义基金、保险机构、证券公司2022年以来杠杆率分位数分别为49.51%、56.00%、29.08%、49.75%。

未来债市杠杆率展望

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债市杠杆率的10日移动均值已至低位,位于 2022年以来31.98%的历史分位数,债市杠杆率调整或已到位,短期内继续下行受阻。回顾2022年以来历次债市杠杆率低点,2022年3月对应海外风险叠加疫情冲击与固收+风险向债市传染的双重扰动,2022年11月对应复苏强预期驱动债市大幅调整,2023年2月对应春节后流动性季节性收紧。截至9月8日,债市杠杆率处于2022年以来31.98%的历史分位数,而近期债市情绪虽有所起伏,但考虑到经济复苏的进程并非一日之功,目前机构投资者并未出现与2022年3月、2022年11月类似的一致性且极致的悲观情绪,短期内杠杆率继续下行或受阻。

央行虽然提示防范资金空转风险,但稳健偏宽的货币政策基调并未转变,伴随资金利率回归政策中枢,降准或成为市场下一个博弈宽货币的机会,但需密切关注银行信贷投放和债务置换的节奏,9月跨季、跨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债市杠杆率重回高位的可能性较低,但可能延续震荡或小幅反弹。银行收紧资金融出是近期杠杆率下滑的主因,但不同于过去几轮央行在市场杠杆率偏高时均有明显收紧流动性投放的行为,经济修复过程中保持低利率水平和流动性宽松仍有较大的必要性。二季度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削峰填谷”特征明显,8月资金面收紧时主动增加逆回购投放保证流动性充裕。跨月后资金利率已逐步回归政策中枢,市场杠杆率自低位或有小幅反弹,同时9月降准的潜在可能将提供一定博弈机会,但也需密切关注9月银行信贷投放和再融资化债对银行资金供给的扰动。

分机构来看,若债市超调叠加资金利率逐步下行,证券公司债市杠杆率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广义基金9月可能面临小幅赎回波动,对其债市杠杆可能形成一定影响。目前债市利率在2.65%水平向上仍有较大阻力,若长债利率超调叠加资金利率逐步下行,券商等活跃的交易资金或有加杠杆套利空间,其杆杆率可能维持在相对高位。而近期广义基金净值波动有所加剧,但二级市场配置行为反映负债端相对稳定,存款利率下调长期利好货基、现金理财规模扩张,但考虑到9月跨季理财、基金负债端或有一定波动,广义基金债市杠杆率或维持在中性水平。

债市如何看?

债市杠杆率的短期波动仅从交易层面影响即期的债市行情,长债利率的定价核心仍取决于长期基本面,此次债市杠杆率调整领先于债市利率上行,目前较低的杠杆率对国债利率在当前点位的赔率形成保护,策略上超调即是配置时点。将我们测算得到的债市杠杆率和国债利率走势进行对比,债市杠杆率的短期波动受到资金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对债市利率的指引作用有限。长期来看,两者走势具有一定趋同性,但其实质是基本面表现和市场预期的一因多果。近期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存量按揭利率下调等政策相继落地,对债市形成一定盘整压力,但债市杠杆率的调整领先于债市上行,同时考虑到央行总量工具未来仍具备发力空间,政策生效到基本面数据转暖也并非一日之功,中期视角下长债利率可能仍有下行机会,而目前较低的杠杆率对国债利率在当前点位的赔率有望形成保护,策略上我们认为超调即是配置时点,2.55-2.65%或是10年国债收益率的合意区间。

风险因素

杠杆率测算存在严重误差;债市出现大幅波动;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国内宏观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通胀数据。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上涨1.3%;环比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非食品价格上涨0.2%。8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6%,环比上涨0.2%。8月CPI同比回正而环比涨幅走阔,PPI同比降幅收窄而环比转正,CPI-PPI剪刀差收窄。

8月猪价中枢上行而海外原油价格抬升是本轮通胀回升的主要驱动。往后看,随着消费旺季临近,猪价可能仍有上涨空间;稳增长工具集中落地叠加海外原油价格抬升,工业品价格可能仍有支撑。预计年内剩余时段CPI同比抬升更多受食品项的新涨价支撑,而PPI同比则在基数效应下收窄降幅。

9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8月进出口数据。2023年8月,我国出口同比跌幅较7月读数有所收窄。环比维度看,8月的出口较7月读数增长近1.11%,表明当月出口修复的主要原因或是基数的走弱,外需虽有边际改善但并未明显回暖。进口同比跌幅在国内需求修复的驱动下有所改善。往后看,我国出口表现或将在基数效应趋弱下有所好转,但考虑到外需整体的压力,出口绝对水平的修复仍需时间。

高频数据

房地产市场方面,截至9月8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5.05%,其中一线城市累计同比上升5.33%,二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9.55%,三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3.39%。上周整体成交面积较前一周下降40.59%,一、二、三线城市周环比分别为-34.32%、-45.69%、-28.99%。重点城市方面,北京、上海、深圳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涨跌幅分别为7.23%、17.72%、-5.11%,周环比涨跌幅分别为1.63%、-51.49%、-17.61。上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发布《关于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明确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操作细则。根据公告,自2023年9月25日起,对于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借款人无需提交申请,银行将于当日统一批量调整。

航运指数方面,上周(9.4-9.8)BD指数上涨11.36%,收1186点。CDFI指数上涨3.27%。受到海岬型船需求回升影响,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录得六周来最佳周度表现。

通货膨胀:蔬菜、猪肉及多数工业品价格小幅下降,鸡蛋价格上涨

上周(9.4-9.8)农业农村部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较前周(8.28-9.1)下降1.15%。从主要农产品来看,生意社公布的外三元猪肉价格为16.77元/千克,较前周下降1.76%;鸡蛋价格为11.27元/千克,较前周上涨4.16%。进入9月,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屠宰企业压价收购意图明显,猪价整体承压小幅回落。从需求面来看,中秋节即将来临,商超、电商等环节有鸡蛋备货需求,鸡蛋价格较为坚挺。

上周(9.4-9.8)南华工业品指数较前周(8.28-9.1)下跌0.75%。能源价格方面,WTI原油期货价报收87.51美元/桶,较前周上涨2.29%。钢铁产业链方面,Myspic综合钢价指数为143.27,较前周下降0.51%。经销商螺纹钢价格为3719.56元/吨,较前周上涨0.5%,上游澳洲铁矿石价格为913.67元/吨,较前周下降0.54%。建材价格方面,水泥价格为319元/吨,较前周下降1.24%。上周,螺纹钢交易依然偏淡,刚性需求不多,周产量和总库存小幅下降。虽然整体需求较弱,但国家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等利好政策,加之金九传统旺季有一定提振。

债市数据盘点:利率债收益率全面上行

一级市场:本周计划发行7只利率债

上周(9月4日-9月8日)一级市场共发行26只利率债。本周(9月11日-9月15日)计划发行7只利率债,计划发行总额2340亿元。

二级市场:利率债收益率全面上行

利率债收益率全面上行。截至9月8日,国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分别变动15.6bps、10.49bps、9.41bps、7.75bps。国开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分别变动12.02bps、11.53bps、10.35bps、7.5bps。

重大事件回顾

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改委内部设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国家发改委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和民间投资问题反映专栏,将在本周公开推出。市场监管总局在12省先试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策,完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选拔机制和扶持措施。近期,工信部将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督促政策落地见效。(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9月5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召开第六次会员大会。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指出,要加强对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行为监管,加强期现联动监管,坚决防止过度投机,引导资本在期货市场规范运作。优化市场运行,完善市场监管,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保障市场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上保持合理平衡。(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9月6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会议强调,坚决贯彻党中央“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部署,更好服务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坚守主责主业,加大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力度,会同有关方面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以监管履职能力提升带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

9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提出,目前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个人基本不缴纳或者仅缴纳少量的个人所得税。今年已填报过三项专项附加扣除(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的纳税人,无需再做任何操作。允许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今年把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金融和公用企业三个领域作为涉企违规收费整治的重点。(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9月8日,证监会近日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召开三场座谈会。会议指出,要树牢底线意识,在发挥好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作用同时,坚决防止市场大幅波动。会议强调,要完善资本市场法治供给,加大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力度,依法严惩欺诈发行、虚假披露、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下一步,证监会将研究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

国际宏观

美国方面

9月5日,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终值今值-5.2%,前值-5.2%(美国商务部)。

9月6日,美国7月贸易帐(亿美元)今值-650.22,预期-680,前值-654.97(美国商务部);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今值54.5,预期52.5,前值52.7(供应管理协会)。

9月7日,美国9月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万人)今值21.6,预期23.4,前值22.8(美国劳工部);美国9月1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万桶)今值-630.7,前值-1058.4(美国能源信息署)。

欧盟方面

9月4日,欧元区9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今值-21.5,前值-18.9(Sentix)。

9月5日,欧元区8月综合PMI终值今值46.7,前值47%(IHS Markit);欧元区8月服务业PMI终值今值47.9,预期48.3,前值48.3(IHS Markit)。

9月6日,德国7月季调后工厂订单环比今值-11.7%,预期-4.3%,前值7%(德国联邦统计局)。

9月7日,欧元区二季度GDP季环比终值今值0.1%,预期0.3%,前值0.3%(欧盟统计局);德国7月工业产出环比今值-0.8%,预期-0.4%,前值-1.5%(德国联邦统计局)。

9月8日,法国7月工业产出环比今值0.8%,预期0.1%,前值-0.9%(法国统计局)。

流动性监测:银行质押利率全面上行、SHIBOR利率全面上行

公开市场操作

上周(9月4日-9月8日),央行进行逆回购操作7450亿元,1409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实现净回笼6640亿元。下周(9月11日-9月15日)将有745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20亿元、140亿元、260亿元、3300亿元、3630亿元。

货币市场:银行质押利率全面上行、SHIBOR利率全面上行。截至9月8日,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为1.8996%,较上周变动23.08bps;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1.8625%,较上周变动6.22bps;DR014加权平均利率为2.0539%,较上周变动24.53bps;DR021加权平均利率为2.0417%,较上周变动23.94bps。

截至9月8日,SHIBOR方面,隔夜、7天、1个月、3个月对比上周分别变动21.6bps、2.1bps、3.5bps、3.7bps至1.893%、1.835%、1.945%、2.081%。

国际金融市场:美股全线收跌、欧股涨跌不一

美国市场:美股全线收跌

9月4日-9月8日:道指跌0.75%,标普500指数跌1.29%,纳指跌1.93%。

周一,美股休市一日。周二,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近期数据并未显示美联储需要立即采取任何行动,需要更多数据来说明美联储已经结束加息。在通胀下降之前,美联储将不得不保持利率处于高位。道指跌0.56%报34641.97点,标普500指数跌0.42%报4496.83点,纳指跌0.08%报14020.95点。周三,美联储柯林斯表示,可能非常接近或已达到利率峰值;劳动力市场再平衡“还有一段路要走”,美联储需采取谨慎、小心、审慎的政策方法,判断通胀是否持续走向2%还为时过早,预计经济将在2024年底前持续放缓。道指跌0.57%报34443.19点,标普500指数跌0.7%报4465.48点,纳指跌1.06%报13872.47点。周四,美联储威廉姆斯表示:通胀率过高,但正在下降;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正在逐渐消除;我们看到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货币政策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正在影响经济;货币政策取决于数据。道指涨0.17%报34500.73点,标普500指数跌0.32%报4451.14点,纳指跌0.89%报13748.83点。周五,美国财长耶伦表示,正寻求国会批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信托基金提供210亿美元贷款,向世界银行提供22.5亿美元优惠融资。道指涨0.22%,标普500指数涨0.14%,纳指涨0.09%。

欧洲市场:欧股涨跌不一

9月4日-9月8日:德国DAX指数跌0.63%,法国CAC40指数跌0.77%,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8%。

周一,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元区处于通胀过高的环境中,将及时让通胀回归至2%。德国DAX指数跌0.1%报15824.85点,法国CAC40指数跌0.24%报7279.5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6%报7452.76点。周二,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政委员会宣布该市破产。伯明翰市将停止所有新的开支,但保护弱势群体等法定服务除外。该市破产与解决同工同酬索赔的7.6亿英镑法案有关。德国DAX指数跌0.34%报15771.71点,法国CAC40指数跌0.34%报7254.72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2%报7437.93点。周三,欧洲央行管委卡兹米尔表示,需要再加息一次,可能是最后一次;9月加息要优于晚些时候加息,另一种选择是在10月或12月加息。经合组织指出,欧洲央行必须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以平抑通胀。德国DAX指数跌0.19%报15741.37点,法国CAC40指数跌0.84%报7194.09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6%报7426.14点。周四,德国DAX指数跌0.14%报15718.66点,法国CAC40指数涨0.03%报7196.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1%报7441.72点。周五,德国DAX指数涨0.14%至15740.30点;法国CAC40指数涨0.62%至7240.7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49%至7478.19点。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gnid":"9e0af80cb2b8b975a","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qgc,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9448808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53cb1f9e89bf7ad0e4510cfae143541d","redirect":0,"rptid":"3b6ce6a12df5e4a1","rss_ext":[],"s":"t","src":"金融界","tag":[],"title":"债市杠杆率还会下降吗?分机构怎么看?

相关推荐

  • 财务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 经营杠杆三种公式
  • 财务杠杆率合理范围
  • 财务杠杆系数三种公式
  • 个人杠杆率多少才合理
  • 1000块钱5倍杠杆多少爆仓
  • 财务管理三大杠杆公式
  • 居民杠杆率公式
  • 理财产品杠杆率计算公式
  • 中国国民杠杆率
  • 个人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 净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 杠杆所有计算公式
  • 杠杆率多少比较合理
  • 杠杆率高好还是低好
  • 住户杠杆率计算公式
  • 杠杆率计算公式举例
  • 公司杠杆率计算公式
  • 期货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 杠杆率简单理解
  • 三种杠杆的简化公式
  • 居民杠杆率计算公式
  • 经营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 居民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 杠杆的计算公式
  • 个人杠杆率如何计算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