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计出自哪个兵法

@禄航4905: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语出自哪? -
谭梅13194796053…… 本计出自《孙子兵法》“乱而取之”的思想,计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禄航490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出处在哪里要简短一点,不然写得太多了 - 作业帮
谭梅13194796053…… [答案]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

@禄航4905:孙子兵法里第多少计是走为上策呢? -
谭梅13194796053…… 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典故出自孙子谋攻里面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禄航4905: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出自哪里? -
谭梅13194796053…… 出自孙子兵法

@禄航4905:「三十六计,走为上」,走,为什么是上计?其中蕴含哪些深刻的道理? -
谭梅13194796053……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释义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出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本计为三十六计第六套第36计,“三十六计,走为上...

@禄航490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语出自哪里?
谭梅13194796053…… 《南齐书. 王敬则传》.

@禄航4905:三十六计的原著是谁? -
谭梅13194796053…… 《三十六计》没有固定的作者. 三十六个计谋,大部分来自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中,然后由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

@禄航4905:为什么在逃跑的时候说'走为上计? -
谭梅13194796053…… 三十六计的走为上计,常常被理解成“回避、逃跑是最好的策略”,甚至理解成“逃跑是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计策”. 这是一个误会.误会的原因与这个词的结构不明确有关.从词组结构的角度讲,“走为上计”可以有两种结构:“走/为/上计...

@禄航4905:兵法三十计你知道多少,走真是为上计? -
谭梅13194796053…… 、《三十六计》总说 【原典】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①,术中有数.阴阳燮理②,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③.【注释】 ①数中有术:数目里包含着谋略. ②阴阳燮理:阴阳相互协调的道理. ③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时机不能过分完备,过分完备就会贻误战机. 【按语】 解语重数不重理.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禄航4905:我们常说的“三十六计”,出自哪里?谁说的?
谭梅13194796053……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

1948年11月23日,黄百韬兵团溃败。几天前,宿县被我军解放。

蒋介石看到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高度集中,直接参战的兵力已超过国民党军队,有实力再和他老蒋打一场大仗。

无奈之下,蒋介石想到了古代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决定撤出徐州守军30万人。

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巴达伟也同意蒋介石的意见,提出立即撤出死气沉沉的徐州,以那里的部队进攻宿县以南的解放军后方。

11月24日,蒋介石命令刘峙、杜聿明等前线将领飞赴南京,决定黄维、李延年兵团和徐州主力南北推进,打通徐蚌铁路,然后全军撤退,守卫淮河。

11月26日,被中野围困在双堆集的黄维接到顾祝同“全力东进”的命令,开始部署突围。

与此同时,徐州的杜聿明也在指挥孙元良兵团、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大举出征向我军后方进攻,并配合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上,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这是蒋介石刚刚批准的“南北推进,三军会师,打通津浦铁路徐蚌段”的新作战计划。

一时间,中原大地硝烟弥漫、炮声滚滚,淮海战场形势又剧烈动荡起来。

华野二纵一位参加过淮海战役的文化教员晚年写道: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中原大地,人们眼中的太阳和鲜血是一种颜色。

1948年11月30日,位于徐州文亭街的徐州“剿总”值班号手准时吹响办公号码,但这里没有人上班,军官和家属争先恐后挤上向西南方向行驶的美军卡车。

早在华野与黄百韬苦战时,毛主席就提醒粟裕,要阻止李延年兵团北上增援。26日,欲向固镇靠拢的黄维被围困后,李延年奉命从固镇出发,救援黄维。

企图分歼邱清泉的毛主席、粟裕,因找不到战机,派了大批部队直指李延年。可预感不对的李延年却立即收缩部队。

敌退我追,28日,华野6纵终于反超对手,切断了敌人的退路。眼看蒋介石又一个兵团落入解放军口袋里。然而,李延年这时却爆发出了强大的求生欲,指挥部队经苦战打开生路。

在碾庄攻坚战中伤亡太多的我军,没能抵挡住对手的全力突击,任由其撕破包围圈。

煮熟的鸭子飞了,华野官兵捶胸顿足、懊悔不已。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正是这场战役的失算,反而让他们抓住了更大的机会,几天后立下了不世之功。

杜聿明执行蒋介石打通徐蚌段路线的计划,但在我军的堵截下无法取得进展。他救不了黄维,也联不上李延年。他只能看到黄维在那个小村庄里苦苦支撑。

这时蒋介石已经看出,只有集中全部兵力,与共军决战,才是拯救黄维的唯一办法。这场中原之战的胜负,将决定国共两党的命运。

蒋介石急召刘峙、杜聿明飞赴南京,再次商讨战法。

杜聿明当着众人的面把蒋介石拉进密室,使出狠招:主力撤出徐州,绕过双堆集,重拳打击我军侧面和背部,出奇制胜。这一计划立即得到蒋介石的批准。

回到徐州的杜聿明再次使出了他从东北撤退时的金蝉脱壳策略:暗中布置撤退计划,明里却命令部队在十多公里宽的战线集中5个师发起全面强攻。

一时间,战斗又变得激烈起来,飞机、坦克、大炮编织出凶猛的战火,此起彼伏地烧向天空。

正当我军因前线吃紧调整部署时,11月30日,杜聿明一声令下,全军撤退。蒋介石三个兵团连同徐州党政人员及家属、逃难地主约30万人,从徐州城涌出。

这招确实奏效了。几天前,毛主席和粟裕已经预料到蒋介石会放弃徐州,正在推测对手可能的路线。然而,直到解放军进入徐州城,粟裕才得到多方证实的消息。

总前委立即命令全军迅速动员,立即围追堵截,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淮海刮起旋风,30万华野战士踏上追击征程。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追击战中,诞生了一首触景生情的军歌: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跑掉/看敌人动摇了/敌人混乱了/敌人溃乱了/敌人溃退了/敌人逃跑了/同志们快追上去追上去/不怕困难不怕饥寒/逢山过山逢水过水/乘胜追击迅速赶上/包围他歼灭他歼灭他!

1948年12月1日至3日,是粟裕特别紧张的三天。从杜聿明撤退到我军布置追击,他比对手晚了整整一天。

如果粟裕不能赶上和阻止30万大军,一旦其加入黄维兵团,淮海战役的形势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心急如焚的毛主席甚至打来电报,叮嘱粟裕要派兵从两面追赶,要绕到敌人的正面阻击,不能只从尾部追赶。

此时,粟裕也感到幸运。上期未打李延年兵团。如果打了,部队无法转移,只能眼睁睁看着最重要的对手跑掉。

12月3日是杜聿明决定生死的日子。只要他继续西撤,我军就很难赶上这支坐在汽车车轮上的军队。

然而,3日上午,杜聿明在孟集准备出发时,却收到了蒋介石的亲笔信。

正是这封信,决定了他和这支约30万人的队伍的命运,也因此成为国民党将领终身诅咒的败笔。

在信中,蒋介石下令:“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雠溪口攻击前进,协同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蒋介石又一次改变了决心,他实在不忍心让黄维兵团被共军吃掉。

理解蒋介石脾气的毛主席曾这样评价老对手:“蒋介石其实很小气,你向他要一个连、一个营,他不给,但最后可能会损失一个军、一个师。”

杜聿明和将领们知道前途险恶,但校长严厉的语气让他们不敢违抗,经过短暂商议,他们最终决定全军停止西撤,调整部署向南进攻。

命运之神慷慨赐予他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当杜聿明准备第二天带队去雠溪口时,才发现他失去了多么珍贵的东西。

12月3日夜,我军追击部队已将敌军包围在永城附近,一场激烈的遭遇战爆发。

原华野九纵济南一团连指导员艾奇晚年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

“这一仗打下来,我不知道打死了多少人,他也不知道打死了我多少人。当时乱糟糟的,又是大晚上,谁有空数,但有一个,我就把他拦住了。”

12月4日,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被包围在陈官庄青龙矶地区后,他紧急召集所属三个兵团的指挥员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商讨对策。

邱清泉是浙江永嘉人,毕业于德国柏林陆军大学。他发表了多篇军事论文,在同学中有“战略家”的美誉。曾任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军长。

他爱作诗文,以“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自勉,嘱咐部下“头经刀砍方为贵,尸不泥封始为香”。

抗战时期,他因指挥昆仑关战役而声名鹊起。他生性傲慢,但打仗谨慎。他曾多次与刘邓、陈苏交手,互有胜负。

他总结出一套打败“共军”的所谓秘诀:“找到敌人,瞄准打,一往无前,决不后退,血拼到底,三天成功。”他手下有5个军。

最厉害的一次是1948年春,叶飞指挥华野第1、4纵队北渡黄河,邱清泉率第5军连夜行军80里,在叶飞面前设伏。

但邱清泉不知道,胆大心细的叶飞事前派出骑兵连扩大搜索范围,很快就遭遇了国民党军重机枪袭击。叶飞立即推断邱清泉在前面埋伏,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计划。

就在华野两个纵队准备踏入邱清泉伏击圈的时刻,叶飞突然转向南撤。

随后,叶飞安排一个侦察连携带纵队指挥部的大功率电台,在桐柏山区与邱清泉兜圈子,不断用清晰的语言传递信息,主力则转向北进,成功迷惑邱清泉。

李弥是云南盈江人,毕业于黄埔4期。他带兵打仗,既大胆又有巧思。

1932年,蒋介石为排挤异己,下令陈诚包围李弥的部队。李弥则冲出包围圈,不肯缴械。

蒋介石后来严厉斥责,李弥则辩称:校长只教我如何打仗,没有教我如何缴械。听得校长喜上眉梢,李弥的事业就此开启。

内战期间,他积极作战,三年内由军长升任兵团司令,下辖三个军。

孙元良,四川成都人,黄埔一期毕业生,满腹兵书,口才好,在两次淞沪抗战中有出色表现。

尤其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孙元良指挥88师最早入场,最晚撤退,功勋卓著,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名震天下

但在内战中,他成为最善于保存实力的兵团司令,被同龄人讥讽为专精于滑头仗,手下有三个军。

他的同事们真的没有看错。在这关键时刻,孙元良又动了歪脑筋,不料聪明误打误撞,一夜之间成了光杆司令。

这次战前会议的结果是决定分头突围。尽管蒋介石严令他们南攻,但此时的杜聿明决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但邱清泉、李弥回到指挥所后,认为时间太紧,信心不足,都改变了主意,放弃了突破计划。这让犹豫不决的杜聿明收回了成命。

已经决定突围的孙元良灵机一动,悄悄切断了与杜聿明的联系。12月6日,他独自突围,想跑。

结果,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数万人四处乱撞。经过邱清泉兵团阵地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在黑暗中打了起来。

枪声惊动了我军。当孙良元终于摸到我军阵地时,早已做好准备的华野8纵突然开火。

全兵团4个师3.2万人在双方火力打击下溃不成军。仅仅两个小时,第十六兵团就被消灭了。孙元良假扮伤兵,躺在老乡家的床下才侥幸逃脱。

十六兵团的下场,使将领们不敢违抗军令,只好遵照蒋介石的计划,齐心协力南下,准备与黄维会合。

这一次,他们采取的是“滚筒战术”--邱清泉兵团集中炮火和坦克攻击,每前进一步,李弥接棒,巩固后方。

这样的战法,实在让一直在寻找机会分割包围的我军无从下手。

然而,此前曾在徐东大战中与对手过招的华野几个纵队,迅速拿出了上次对同一对手的招数:

敌人坦克一到,华野阻击部队就在阵地前放上麦秸。敌人的坦克是烧汽油的。坦克一到,士兵们就点火烧毁了坦克。

麦秸外面有一个浮丘。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国民党的坦克手从里面看误以为是地雷,不敢开过去。

负责阻击的华野第七纵队司令员成钧晚年写回忆文章时曾感慨:此法放到今天,谁讲都是笑话,在当时却是急中生智、逼出来的办法。我们的军队没有坦克呀。

此时,作为杜聿明南下必经之路的鲁楼村成了他们猛攻的目标。激战于12月8日开始。

一向出手凶猛的邱清泉将两个主力师集中在自己的刀尖上,守卫鲁楼的华野十纵二十九师顶住了对手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

见鲁楼无法得逞,邱清泉调转刀刃,迂回攻击鲁楼侧翼的窦凹村。如果侧翼失守,鲁楼我军将受到两面夹击。

12月10日,邱清泉亲自到炮兵阵地指挥,不大不小的窦凹村被铺天盖地的炮火炸毁。爆炸的冲击波卷着轰鸣的弹片,笼罩在那死亡的空间。

一方是拼命杀出血路打破包围圈;一边是誓与阵地共存亡。窦凹村一天内来回拉锯了8次,因我守卫官兵疲惫不堪,损失巨大,最终阵地被对手攻占。

窦凹一丢,鲁楼就不得不放弃。邱清泉如法炮制,攻占了我李楼、徐小凹阵地。

然而,在我守军的浴血奋战下,拼尽全力的邱清泉始终没有突破包围圈。

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成强弩之末,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战斗意志遭到重创。亲历这场战争的蒋介石第七十军军长邓军林晚年在《文史资料选辑》中写道:

“窦凹的战斗,是在邱清泉的顽强压力下,付岀了极大的代价而告结束的。部队的攻击精神已是一蹶不振。一听到攻击任务,官兵都感到惶恐不安。”

战斗从12月6日开始,打到14日,华野虽在南线阻击邱清泉,北线重创了李弥,但未能达到分割包围的目的。

对手一改过去集中兵力、固守村庄的战术,将兵力分散在野外,形成蜘蛛网式防御。我军进攻官兵触网非死即伤,战斗陷入胶着状态。

此时,我军已分为三个战场:一边对黄维收紧包围圈,另一边拼命包围杜聿明,还有一部分在蚌埠死挡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进攻。

令人担心的是,两个包围圈和一条战线的敌军人数与我军相当,如果任何一个有所闪失,都可能变成溃堤之势。

粟裕一生作战谨慎,40万大军兵分三地,相距100多公里,出了问题再增援也来不及。

既是对手又同是将领,粟裕在执行统帅部决策时,和杜聿明一样,心理压力很大。

当年,很多人看到粟裕的脸涨得通红,太阳穴的筋鼓得很高--血压又高了。当时华野指挥部有医生给他量血压,200多,低的差不多四五十。

七天七夜,粟裕坐在行军床上,拿着电话指挥战斗。他真的是呕心沥血,绞尽脑汁。

整个淮海战局因危机四伏而异常敏感,真是千钧一发。粟裕最怕的就是缺少兵力阻击李延年。一旦李延年突破我军防御,夹击包围黄维的我军,胜负的天平立即倒向对手一方。

怕什么来什么,一位来自南京的特殊人士,让一直用温汤吞水的李延年和刘汝明顿时变脸,煎、炸、爆、炒,旺火冲天。

刘汝明

蒋介石心急如焚,眼睁睁看着黄维兵团被一口一口吃掉,却无能为力。尽管他派出干部胡琏,拼命组织空投物资,但仍无法扭转战局。

急电华中剿总白崇禧,令其迅速出兵支援黄维,但可石沉大海。命令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不惜一切代价北上,但始终没有冲破共军防线。

放弃徐州的杜聿明转身出兵南下,却在陈官庄地区受阻,动弹不得。

由于找不到一个能派上用场的人,蒋介石不得不派了他的次子,时任装甲兵上校参谋长的蒋纬国来挽救危局。

蒋纬国早年考入东吴大学理学院。毕业后留学德国,先后在慕尼黑军事学院和柏林陆军大学学习。

他曾在德国著名将领冯·瑞谢劳将军的第7山地兵团当过见习生,参加过对波兰的闪电战和捷克苏台德战役,因英勇作战多次被嘉奖。

1939年,蒋纬国离开德国前往美国,在美国陆军航空兵战术学校学习,后又到美国要塞陆军大学学习装甲兵战术。

大约三四年前,网上有一个著名的七字梗--巴顿恩师蒋纬国。

缘起是蒋纬国在回忆录中吹嘘说,在他来陆军大学之前,美国军方没有人懂装甲战术。他来了以后,给很多人上课,不少人以后当了美国装甲部队的将军,巴顿也不例外。

此时,蒋介石以总司令和父亲的双重身份,命令蒋纬国亲自率领坦克部队奔赴徐蚌战场,以有我无敌的决心,在危难中击破强敌,力挽狂澜。

第二天,由60辆坦克、32辆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向淮海前线滚滚而来。

二公子来督阵,别人自然不敢怠慢。在连夜召开的战斗会议上,北进兵团决定集中8个师的兵力,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再次发起全线猛攻。

这对原本因敌多我少而感觉吃力的我军阻击部队更是雪上加霜。

12月4日,铺天盖地的进攻开始了。在坦克的支援下,蒋军互相打气,进攻更加猛烈。新桥、曹老集等阵地相继失守,我阻击官兵被迫退到最后一道防线。

北进兵团在几天内前进了35公里。照这样的速度,三五天就能和黄维会合。

我方主力正在包围圈中与黄维和杜聿明集团进行殊死搏斗,无力分兵前来救援。

巨大压力下,我军阻击部队官兵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不难想象,在成吨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叫声和坦克履带的碾压声下,华野守军每分每秒都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蒋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和坦克群,与血肉之躯和意志组成的阻击线相撞。

阻击官兵把自己把肉体投入残酷的战争绞肉机,最终换来了解决黄维兵团的宝贵时间。

阻击部队华野6纵参战以来,伤亡7000多人,干部所剩无几,战斗力迅速下降。

关键时刻,粟裕派出豫皖苏军区仅有的三个步兵团,由军区司令员张国华率领,严令王必成不得后退一步。

12月16日,当太阳再次升起,曾经久负盛名的黄维兵团终于被我军一笔勾销。

此时向北增援的李延年兵团,虽有蒋纬国战车团配合,但仍未突破我军阻击线。蒋纬国撤退前,留下一句话:“我们尽人事听天命。”

黄维兵团全军覆没后,战场形势完全一边倒。李延年、刘汝明知道他们将是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立即偃旗息鼓,全线撤退,一夜之间从淮北消失了。

至此,在中原地区,我60万大军面对的是不足20万人的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兵败如山倒,黄维兵团的下场不能不影响杜聿明集团的士气。此时,占据绝对优势的我军应一鼓作气,乘胜追击。

就在粟裕打算打开口袋,诱敌突围,相机歼灭时,他接到了毛主席的停战命令。

原来,毛主席的算盘里已经在谋划平津战役了。为了稳住蒋介石,此时中原的棋盘不能没有对方的棋子。

为了吊蒋介石的胃口,阻止他从华北运出傅作义部队南下,以增加长江以南的防御力量,毛主席决定对平津傅作义实行隔而不围,命令淮海战役总前委对杜聿明围而不歼。

想尽快将部队撤回江南的蒋介石犹豫不决。杜聿明还在,两个主力兵团还在,这让他觉得为中原大战画上句号还为时过早。毛主席故意留下的水中之月,使蒋介石举棋不定。

粟裕晚年写回忆文章时感慨道:“毛主席这一招太高明了,他在战略上比我看得更远,淮海战役取得了完全胜利,第一功应该给毛主席。“

陈官庄距离项羽、刘邦决战的垓下古战场仅100多公里。杜聿明真正体会到四面楚歌的悲凉与凄凉。

那段时间,近20万大军中的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看不见的敌人--饥饿。

在包围圈内,蒋军的粮食和弹药只能靠空投补给。即使每天喝粥,也至少要吃10万斤粮食。

为了营救这支御林军,蒋介石组织了中国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空投。蒋纬国和空军司令员王叔明亲自飞临陈官庄上空指挥督导。

虽然把抗战时期在重庆、昆明等地储存的物资全部调走,空投给杜聿明,但被围困的部队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每次空投,饥肠辘辘的官兵无视严令,争相抢食,甚至架起机枪向对方开火。有的一路跟随降落伞来到解放军阵地。

束手无策的李弥对部下说:“如果你们实在忍无可忍,就杀了我和你们的指挥官,好好吃饭。如果你们要向共军头像,我也不阻止,只是不要拿走你们的武器。”

天气似乎对蒋介石不利。从12月19日开始,淮海平原罕见的大雪连下10天,空投被迫中断,包围圈里的蒋军彻底陷入饥寒交迫之中。

蒋介石担心我军乘势打长江,南京比陈官庄更重要。他在给刘峙的电报中密令将蚌埠的刘汝明、李延年兵团调往江南集结。

他在给杜聿明的电报中说:“我天天祈求上帝保佑全体官兵。”

在偌大的淮海战场上,杜聿明集团只能听天由命。

12月29日,晴好天气的第一天,蒋军空投了黄百韬烈士纪念册和公布的杜聿明等43人为一级战犯的解放军报。

杜聿明知道,蒋介石要他坚持到底。他给蒋介石回电:“吾生虽有痼疾,行动艰难,但不忍弃数十万英勇将士独自撤退。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在此之前,他已经把毛主席亲笔写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仍进了火炉。

兵无粮自散。此时的战场上,馒头比炮弹更有威力。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往往让蒋军官兵难以抗拒。

战前喊话、发传单,“攻心先行”的政治攻势收到了预期效果。

蒋军士兵一班一排地跑来,尽管他们饿得跌跌撞撞地走着。不知道是谁发明了夜间拍着巴掌去投降的方法,所以每天晚上,靠前的阵地都响起了阵阵掌声。

美国作家贾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着世界》中写道:“大批国军投降,是中国内战中的另一个奇怪现象。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官兵被俘后,立即调转枪口,瞄准国军。”

贾克•贝尔登

为了稳定军心,第5军的官兵经常被召集起来宣誓,里面充斥着“天诛地灭,雷打火烧,男盗女娼,红炮子穿心”等胡言乱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咒语是以文人墨客自居的邱清泉自己写的。

在陈官庄的杨家四合院,杜聿明每天静静地坐着,长吁短叹。

邱清泉除了蒙头就睡,还借酒消愁,玩手枪,号称要留下一颗子弹当朋友。

李弥说:“这样的战争,如果我能不死,必须仰仗先人的阴德。”

至此,解放军阵地上一片欢声笑语。西柏坡周副主席亲自起草电报,用1斤猪肉、5包香烟慰劳淮海参战人员。

淮海战役期间,数百万支前人员源源不断地将大量物资送往前线。从火车、汽车到独轮车、扁担,人民群众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俯瞰淮海战场,我们会看到,我军每一个阵地的背后,都有无数个运输队,他们就像沸腾不息的血脉,日夜不停地输送着让生命奔放的巨大能量。

穿得暖、吃热、吃饱、吃好的我军官兵,把精力释放到了改造守卫的阵地上。

野外的战壕,经过战士们一番改造,成了他们可以休息、吃饭、活动的“阵地家园”。

冰天雪地中,指战员们送走了1948年的最后一天。

那段时间,在南京与杜聿明之间的电文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种武器“A弹”的名称,这就是蒋介石此时赖以突围的“王牌”--毒气弹。

从1月3日开始,蒋介石和杜聿明密谋突围。在空投补给粮弹后,空军投掷毒气弹,掩护戴防毒面具的部队突破缺口,全军紧随其后。行动时间定在1月9日。

杜聿明还没出发,我军却先声夺人。自从蒋军恢复空投后,包围圈里的士兵开始吃饱了,无线电监测到的敌人联系也越来越频繁。大型汽车和坦克的噪音也在增加。

华野据此判断,敌人应该有大动作,于是下达了歼灭杜聿明集团的命令。1月6日15时30分,总攻全线打响。

我强大的炮兵火力长时间压制蒋军炮兵。连邱清泉和李弥都觉得火力的密集度和精准度前所未有。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炮火优势一直掌握在蒋介石手中,现在倒过来了。

宋时轮、刘培善指挥东集团11个师向敌人东部发起突击,谭震林、王建安指挥北方集团8个师由北向西南进攻,韦国清、姬鹏飞指挥南下集团8个师从西南向东北进攻。

全军以穿插分割战术向敌线中心猛扑。

蹲在战壕里的蒋军没有看到我军过去采取的集团冲锋。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战斗群。

解放军利用早已挖好的交通壕向对手逼近,跃起爆破,眨眼间就渗透进了敌阵。

为了顶住解放军的强大攻势,还能在天上说一不二的蒋介石出动百余架飞机轰炸助战。但在地面上就由不得他了。

邱清泉、李弥下令将阵前投敌者一律杀无赦,先后砍了作战不力的孙志坚、杨京等三个团长的人头。

邱清泉甚至当众枪决了十几个想活命逃跑的士兵,但他们还是眼睁睁看着阵地一个接一个地沦陷。

华野2纵某连指导员冲进陈官庄阵地后,站在装甲车上喊:“国民党兄弟跟我来!”蒋军第70军某营的官兵直接放下武器,成群结队地跟在他后面。

煞费苦心的防守体系瞬间崩溃,让杜聿明也大吃一惊。他给蒋介石发了一份急电,要求在12月9日准时投下毒气弹,掩护部队突围。

为了这最后一击,杜聿明出现了一直不舍得拉出来的秘密武器--王牌第5军。

在此之前,虽然部队被围困,战斗激烈,但第5军从未被派往前线,只为留在最后最关键的时刻使用。

9日凌晨,大批轰炸机飞越陈官庄上空,执行突击任务的第5军200师已做好准备,等待空军投掷毒气弹后发起冲锋。

谁知,只有几枚毒气弹爆炸,而且投下的毒气弹并不是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毒气弹,而是所谓的“催泪瓦斯”。

催泪瓦斯

催泪瓦斯弹除了让人暂时咳嗽、流泪外,在有备而来的我军官兵面前毫无用处,第5军的正面进攻坚固的防线,被打了回来。至此,杜聿明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9日晚,淮海蒋军为“兵败如山倒”的古语作了恰当的注解。

战场形势的变化让身经百战的华野指挥部感到惊讶,他们因此兴奋地称这是“迅速、惊人、巨大的发展”,是“整场战斗最重要、最紧张、最精彩的阶段”。

面对因节节胜利而情绪沸腾、斗志昂扬的我军官兵,饿了快一个月的蒋军束手无策。

我各路攻击部队就像巨大的推土机扫荡一切,如入无人之地。杜聿明集团的全面崩溃开始了。午夜时分,第5王牌军放弃抵抗。

至此,蒋介石内战的五大主力全部丧失。

杜聿明给蒋介石发了最后一封电报:“部队已乱,不能持续到天亮,只能当晚分头突围。”

他向参谋长文强做了最后的交代。这时,文强把一句话咽在了肚子里:

“杜聿明说,这个担子是我给你的,我说大丈夫做事情当死则要死,你不用担心那么多。”

“其实我还有最后半句话,什么时候能突围还是个问题,我保留了这句话。”

文强

邱清泉手下的第70军军长邓军林带领残部冒着生命危险冲锋掩护上司们的突围。一向傲慢乖张的邱清泉终于露出了慌张的神色,带着护卫跑了起来。

腿有残疾的杜聿明跟不上,又觉得自己跑出去就跟不上大部队。他们在转瞬间失去了联系。

天蒙蒙亮,副官看到到处都是解放军,逼着杜聿明把脸上的小胡子剃掉,劝他说:“留得青山在,不用愁烧柴火”。

但他们很快就被解放军战士发现了。杜聿明试图掏出手枪自杀,但被副官阻止。

被俘后,他谎称自己是军需官高文明,但他的名牌金表和派克金笔暴露了他的身份。

杜聿明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就拿砖头砸头,让我军战士不得不给他的手脚拷上镣铐。

曾任蒋军徐蚌战场少将督察员的李以劻在功德林曾问杜聿明:“你当时已经山穷水尽了,为什么不早点投降?”

杜聿明说:“老兄,你不明白,黄埔学生这个时候还投降?早该死了。”

李以劻夫妇

杜聿明没有投降,确实给了蒋介石很大的面子。蒋介石听闻他不投降,还用砖头自杀,流下了眼泪。

邱清泉在混乱中被击毙,身中六枪。他的参谋长李汉萍说,邱清泉突围时精神错乱,乱跑乱喊,被解放军打死。

台当局编撰的所谓“戡乱战史”称,邱清泉牺牲前一天还在指挥战斗,最后牺牲。

李弥在最后关头没有表现出军人应有的勇气。10日中午,已突破阵地的我军要求守军立即投降,并请主官报到。

李弥问手下谁愿意出面,并放声大哭。找到替罪羊后,李弥化装成伤兵逃跑。一路上花钱开路,收买了我们党在山东的一些基层干部,顺利溜到了青岛。

蒋介石在大陆战败后,李弥带残部到缅甸成立云南反共救国军游击总部,以走私鸦片为生。

杜聿明被俘后一直被单独监禁,很少与外界接触。1950年,他送到北京战犯管理所学习。在此, 他的多种疾病被治愈。

1957年9月17日,杜聿明被特赦,后担任政协文史资料专员、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

1956年,杜聿明转信给美国的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他的家人这才知道他仍活在人间。1963年夫人曹秀清回国与丈夫团聚。1981年杜聿明病逝于北京。

当杜聿明集团彻底完蛋的消息传到南京时,蒋军上下人心震动。但这一天的“中央日报”报道:“杜聿明兵团获得充分补给后,即向周边主动出击。”

也就在这一天,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稿称,全国最主要战场——徐州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已完全肃清。蒋军被歼55.5万人,160余名高级将领阵亡、被俘、投诚或起义。

这一战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被歼50万人的记录。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指挥与士气造成了蒋军的失败。

美国军事代表团成员鲍嘉礼博士说:“蒋军部队的武器强于解放军的武器。不过,我们谈到怎么样取得战斗力,不但要依靠火力,还要依靠机动,还要依靠士兵的士气。”

“所以虽然在武器方面可以说蒋军占优势,可是在许多别的方面解放军占优势。”

美国总统杜鲁门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因为他刚对蒋夫人宋美龄说过,美国不会无限期地支持一个无法支持的政权。

淮海战役结束12天后,丧失了全部嫡系部队的蒋介石在蒋军的内讧中,如同一夜愁白了头的伍子胥那样,头颅染霜。

他颤巍巍写下“冬天饮寒水, 雪夜过断桥”十个大字,以“因故不能视事”宣告引退。

淮海战役的失败使南京大门洞开,国民党政府风雨飘摇。除了已被我军重重包围的平津地区,中国大地上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已是共产党的天下。

国民党“中央日报”撰文说:“历史上的南北朝多以淮河为国界。如果让敌人渡过长江,而又不能在江南给予重大的打击,只能退守岭南。”

“就历史上的先例来看,退守岭南已失立国规模,只能苟延时日,不足言复兴。”

周副主席则向国民党和谈代表指出:“长江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阻止过中国的统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已指日可待。

毛主席对粟裕大加赞赏,他和陈毅谈到淮海战役:“粟裕应立第一功。”

","gnid":"9fa1c0f19e72237ac","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11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a13560df558fed9f.jpg","width":"814"},{"desc":"","height":"97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d2db354338c5062a.jpg","width":"1280"},{"desc":"","height":"1266","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5aa59d9ee3a8f4aa.jpg","width":"1000"},{"desc":"","height":"784","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5d6475c5a43f5593.jpg","width":"1188"},{"desc":"","height":"100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6a539d602b952c31.jpg","width":"1092"},{"desc":"","height":"854","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4bce8663a1f97509.jpg","width":"1162"},{"desc":"","height":"1088","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58c7282db18968af.jpg","width":"1010"},{"desc":"","height":"100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373f5c6c35195b03.jpg","width":"1190"},{"desc":"","height":"772","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b6a155cec1d3267e.jpg","width":"1200"},{"desc":"","height":"796","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b678c01b918eaa0e.jpg","width":"1200"},{"desc":"","height":"1272","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2bbce66ed2927968.jpg","width":"1388"},{"desc":"","height":"778","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dddc3a85ff27cf3c.jpg","width":"1000"},{"desc":"","height":"858","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72c3b2ec17d1d6dd.jpg","width":"640"},{"desc":"","height":"756","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8d4cd1269157984c.jpg","width":"1280"},{"desc":"","height":"734","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80189549a2556fce.jpg","width":"1280"},{"desc":"","height":"816","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a7950919e27fa4fa.jpg","width":"1280"},{"desc":"","height":"568","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7fc47ce290687c2f.jpg","width":"998"},{"desc":"","height":"932","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95af23af0a69be3f.jpg","width":"700"},{"desc":"","height":"56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7ea4595023da50e6.jpg","width":"800"},{"desc":"","height":"1359","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d34f98f330c64f66.jpg","width":"2362"},{"desc":"","height":"75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e0150e2516ed373a.jpg","width":"1000"},{"desc":"","height":"646","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b2de25af36f38384.jpg","width":"998"},{"desc":"","height":"60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b13d382274921726.jpg","width":"794"},{"desc":"","height":"860","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36c19bca98feeb15.jpg","width":"720"},{"desc":"","height":"534","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3cefa29063b7c28e.jpg","width":"800"},{"desc":"","height":"604","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4afae3e848006026.jpg","width":"700"},{"desc":"","height":"856","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9bbad2589059d375.jpg","width":"1278"},{"desc":"","height":"812","title":"","url":"http://p0.img.360kuai.com/dmfd/__60/t01f644f5a0b1617b88.jpg","width":"112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87232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ee2dd96681535976e32e16a5a8e7da9d","redirect":0,"rptid":"db2805d6674013d2","rss_ext":[],"s":"t","src":"老谭说历史","tag":[{"clk":"khistory_1:粟裕","k":"粟裕","u":""}],"title":"粟裕决定总攻,突然被毛主席叫停,晚年感慨:这招真高明

相关推荐

  • 兵法的最高境界四个字
  • 三十六计中最牛的一计
  • 为上兵的手段是什么
  • 三十六计 兵法策略
  • 三十六计 走为上策
  • 三十六计一览表
  • 兵法中为上兵的手段是
  •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
  • 走为上计和攻心为上是三十六计吗
  • 三十六计有走为上计吗
  • 中国古代著名的兵法
  • 孙子兵法中最狠的一招
  • 攻心为上走为上计哪个不属于36计
  • 三十六计最狠的一计
  • 孙字兵法中上兵的手段
  •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 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经典100句
  • 孙子兵法用间篇感悟
  • 三十六计为什么走为上计
  • 田忌为什么要杀孙膑
  • 哪个不属于三十六计
  • 攻心为上属于36计吗
  • 孙子兵法十三篇题目
  • 不属于三十六计的一项是攻心为上
  • 孙子兵法将帅五要素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