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处囊中才显名扬

@徒琳2053:《毛遂自荐》中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
贝向17168473826…… 毛遂自荐 锥处囊中 毛遂自荐 (拼音:máo suí zì jiàn)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典故: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锥处囊中 (拼音:zhuī chǔ náng zhōng)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典故: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徒琳2053:译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1.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2.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 - 作业帮
贝向17168473826…… [答案] 1、我家前辈(先,已亡故的)是周朝廷的太史(也,肯定,译为是).从很古前辈曾经展示功绩声名在虞夏之代,编辑记录... 2、何况啊孝行开端在侍奉父母老人,发展到工作为君主,完成在树立自身(道德修养),(.x)弘扬名誉到未来的时代,凭...

@徒琳205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诗是谁写的?
贝向17168473826…… 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

@徒琳2053: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显( ) 《孝经 士章第五》资于父事以母事.资( ) 《孝经 -
贝向17168473826…… 显,xian,三声,此处有“彰显”之意 资,zi,一声,此处有“籍由”之意

@徒琳2053: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体现在一个哪个朝代,哪个人物 -
贝向17168473826……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出自: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及元代高明《琵琶记》 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 刘祁《归潜志》卷七:“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也作“十年窗下”“十载寒窗”寒:指生活过的辛苦. 说的是科举推行以后读书人要埋头刻苦学习之后,才能一飞冲天天下闻名. 科举的时代从隋唐开始.反映的是隋唐以后朝代的读书人的情况.

@徒琳2053:“()门()叫”把该成语补充完整 -
贝向17168473826…… 没有()败扬()的成语.【含扬的成语】:扬眉伸气、扬镳分路、扬长避短、扬长而去、扬幡擂鼓、扬幡招魂、扬风扢雅、扬花扢藻、扬己露才、扬厉铺张、扬铃打鼓、扬锣捣鼓、扬眉抵掌、扬眉奋髯、扬眉瞬目、扬眉吐气、扬眉眴目、扬名...

@徒琳2053: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贝向17168473826…… 隋唐时期建立的科举制度.

@徒琳2053:含扬的词语有哪些? -
贝向17168473826…… 扬扬得意 扬扬 扬言 扬馨 扬骁 扬武耀威 扬文 扬威耀武 扬威曜武 扬威 扬廷 扬汤止沸 扬水站 扬水 扬示 扬师 扬声器 扬声 扬升 扬善 扬扇 扬蕤 扬刃 扬嚷 扬榷 扬搉 扬清抑浊 扬清厉俗 扬清激浊 扬清 扬琴 扬弃 扬气 扬起 扬旗 扬其波 扬叛儿 扬葩振藻...

@徒琳205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只.是谁的诗句 -
贝向17168473826……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

相关推荐

  • 锥处囊中 其末立见
  • 毛遂自荐锥处囊中
  • 锥处囊中打一生肖
  • 如锥处囊
  • 锥处囊中打一动物
  • 锥处囊中的下一句
  • 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典故
  • 锥藏于囊中毕露
  • 锥处囊中才显名扬作文800字
  • 锥处囊中其末立见读音
  • 锥处囊中脱颖而出的意思
  • 文言文翻译转换器
  • 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 锥处囊中造句
  • 锥处囊中 释义
  •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 毛遂锥处囊中
  • 锥立于囊中 其芒可现
  • 锥处囊中
  • 锥处囊中读音
  • 变则通 通则达 全诗
  • 锥之处囊中其未立见翻译
  • 锥处囊中是什么意思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
  • 锥在囊中其末立见
  • 锥立于囊中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