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城的历史

温县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区之一,县内存有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十多处。夏时已称温国;商代祖乙曾在此建都;周代为畿内之地,大司寇苏忿生以温等十二邑为苏国,都于温城;春秋时晋国在此设县。战国至秦汉之际,温县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盐铁论》语)了。唐以后逐步衰落,渐为僻邑小县,但其地处中原腹地,且据黄河津渡,历代战乱皆遭劫难,人口迁徏频繁。 温县古称“温”,缘于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墙村(古时属温),夏凉冬温,流入于溴水;一个在今温县城西南。《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以德,民利灌溉。现在此温泉已因黄河湮绝计数百年 汉置温县,“温”源于西周初期苏岔生的封国名。一说因境内温泉得名,周为温邑。 古名温国,以境内温泉而得名。夏为温国;汉初置县,名温县;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温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温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温县李城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李城县,恢复温县;1945年3月建立温陟县;1945年5月建立温孟县;1945年8月废温陟、温孟两县,建立温县人民政府;1960年10月废温县并入沁阳;1961年8月复置温县。 2000年,温县辖8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4621人,其中:温泉镇 77182人、祥云镇 48989人、番田镇 23152人、杨磊镇 24033人、黄庄镇 26539人、徐堡镇 19640人、赵堡镇 41122人、南张羌镇 25870人、岳村乡 23978人、招贤乡 20976人、林召乡 27693人、北冷乡 21073人、武德镇乡 24374人。

太极拳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外功拳”和“内功拳”两大类。外功拳以少林拳为代表,内功拳以太极拳为代表。就其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而言,太极拳远远超过了其他武术,当今有人把太极拳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当今已风靡全球的太极拳,虽然流派纷呈,但却共出—源,都是由发源于河南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衍变而来。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家沟的 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太极拳爱好者到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表达他们对太极宗师的敬仰和对太极圣地的心慕神往,从源头上领悟太极文化的精奥。 陈家沟,坐落在河南温县城东5公里的清风岭上。陈王廷为了创造太极拳,认真总结了家传长拳的利弊,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研究 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了多种内家拳术,研究了道家《黄庭经》中的吐纳导引之术,研究了医学的经络理论,研究了儒家、道家共尊的太极阴阳学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历经数载,创编太极武术。 陈王廷创编的武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双人推手及刀、枪、剑、棍、锏等器械套路,统冠以“太极”之名,其中的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最具特色,成为武苑一绝。 太极拳在陈家沟发源后,在传承中又逐渐衍变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流派。因太极拳具有搏击、健身、表演、陶冶性情等多种功能,且不需场地设备,老少皆宜演练,所以很快传遍全国,风靡世界。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属于焦作市。面积为462平方千米,人口为41.9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552.4毫米,无霜期210天。本区是重要得塑料凉鞋、小五金生产基地。工业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10大支柱产业。主要土特产有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名胜古迹有慈胜寺、司马懿故里

温县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座县城? …… 温县位于豫北平原西部,地处郑州、新乡、焦作、 洛阳四市环抱之中心,在西周时是苏忿生的封地,也 是苏姓的发源地.在县城西15里的招贤乡的招贤村 里还有苏国故城的遗址,如今保存有部分城墙遗迹, 千百年来默默地面对着眼前的耕种和收获.温县是个农业大县,这里有春秋名臣赵盾墓和三国名人司马懿的祖茔,可惜都未开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名扬海外的陈氏太极拳即发源于此.

温县的著名景点 - …… 温县的景点有:陈家沟、州城遗址、西梁所遗址、慈胜寺、北平皋遗址、焦作亿腾游乐园等

温县有什么著名小吃 - …… 1,陈二眼烧鸡 陈安绪(绰号陈二眼)于1938年跟邻居韩师傅学做烧鸡,师傅死后,他就自己经营烧鸡,由于他刻苦钻研,摸索出了一套制作烧鸡的先进技术.他做的烧鸡味美好吃,名声远扬于焦作以西几个县和新乡一带.群众习惯地称他做的...

宁德霞浦的历史 - …… 查过霞浦县志,发现霞浦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晋太康三年(282)始为温麻县城(县治在今沙江镇古村),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并入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置长溪县(县治在今岭尾庵,后迁连江),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为福宁府.明洪武二年(1369)州改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复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福宁府,增设附郭县霞浦.民国初属闽海道,1949年6月17日解放,历属福安专区(地区)、宁德地区、宁德市. 走在霞浦街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霞浦历史的沉淀.

温州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 …… 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 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瓯人繁衍生息.

温岭古建筑历史 - …… 据我所知,好像就石塘的古民居是明朝时候的样子.但是现在也破坏的差不多了. 温岭的古迹很少的.因为温岭现在的城区是解放后才建设起来的. 原来的县城在新河.那是戚继光抗倭的主战场,著名的“新河保卫战”就发生在那里. 或许,你去那边看看可以有所收获. 要不你就去温岭市档案馆去找找以前的县志啊深的,看看.

温县在哪个市 - ……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属于焦作市.面积为462平方千米,人口为40.88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552.4毫米,无霜期210天.本区是重要得塑料凉鞋、小五金生产基地.工业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10大支柱产业.主要土特产有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名胜古迹有慈胜寺、司马懿故里、“春秋盟书”等.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的故里.盛产的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四大怀药”享誉中外.全县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1.9万人.

福建闽县历史 - …… 汉建安元年(196年)置侯官县,属会稽郡南部都尉.晋太康三年(282年)侯官析置原丰、温麻县,三县同属晋安郡.南朝梁天监中年间(502-519年)侯官、原丰合并为东侯官.隋开皇九年(589年)复名原丰.十二年(592年)改名闽县,...

温岭坞根春游作文 - …… 【基本概述】自然地理 温岭市,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阳光首照地,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全市陆域面积920...

温州的发展与历史 - …… 概述 温州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简称瓯,别称鹿城.拥有面积11784平方千米,辖海域11000平方千米. 中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

相关推荐

  • 温县城的历史
  • 温县为何在历史上多次更改名称并经历废置?
  • 温县的历史典故
  • 温国故城遗址地址在哪里?
  • 温县设县属于哪个时期
  • 温县哪些风景名胜区让你印象深刻?
  • 温县旅游指南:探寻清新自然和人文遗产
  • 温县国土资源局
  • 温县属于哪个市?
  • 温县古代景点遗址
  • 温县一中十大美女
  • 温县一中校花
  • 温县现代名人录
  • 温县盛宏女叫爸视频
  • 温县城内小学历史
  • 温县首富是谁
  • 温县盛宏女事件
  • 温县最出名的小吃
  • 温县的历史故事
  • 焦作温县特大杀人案
  • 温县王玲和任海旺
  • 温县会普大全
  • 温县县长被抓
  • 温县四大名吃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