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经常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还那么宠信他?

武则天并不喜欢狄仁杰,之所以还会重用他,其实看重狄仁杰的才能。狄仁杰在当政时期被称为“救火队长”,当朝政不稳定,有棘手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武则天手里能用之人,很少能够像狄仁杰一样,既拥有高超的智慧,同时也能够直言时弊的。

主管刑任上,狄仁杰始终秉持自身的原则,不与任何人结为私党,即使在武则天当政前,狄仁杰的名声和威望已经盛极一时了,他不但敢于得罪朝廷大臣,而且经常直言劝谏皇帝,这让狄仁杰在高宗时期就获得了很高的赏识。

狄仁杰直谏的内容非常多,但是她分的清楚事情要害,比如武则天晚年做出一些风流之事,但是这些不属于政治,只是武则天的个人生活,与朝政无关。即使朝臣一再怂恿他去上书,但是狄仁杰还是分得清楚事情的主次。比如武则天宠幸张易之、张昌宗两个兄弟,污言蜚语满天飞,但是武则天毕竟是皇帝,这个话题谁提起来,都是让她非常难堪的,所以对于此事,狄仁杰只字不提。

武则天当政时期,狄仁杰差一点就被冤枉而死,他利用自己多年刑侦过程中锻炼出来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多年的政治经验,成功规避了风险。虽然武则天时期,朝局险恶,但是朝政开明,依靠法制,比较公平的时期。

后来契丹攻陷了冀州,整个河北震动,武则天无奈重新启用狄仁杰,狄仁杰到任之后,立刻改变一味防守的策略,而是一边整顿秩序,同时恢复农业生产,让敌人难以找到可进犯的时机,于是撤军。公元697年,恢复了宰相的职务,重回朝廷。

狄仁杰最终的政治抱负是恢复李唐的江山,他虽然臣服于武则天,但是他反对武则天传位给武氏。为此他不仅甘冒风险,竭尽全力去争取,而且深谋远虑进行人事的布局,实现了最终的夙愿。

转自公众号:高广银讲历史



武则天为何天宠幸倚重狄仁杰,首先武则天是一个爱惜人才的皇帝,其次狄仁杰自身的本事过硬,同时虽心系李唐,但是实际上却处处武则天着想,武则天作为上位者是能很好的分辨真情实意和虚情假意的,而狄仁杰便是真情实意。

说武则天爱惜人才,这并不是空穴来风,除我们所熟知的狄仁杰被武则天重用,称为“国老”之外,对于其他有有才干的人,武则天同样是爱惜和宽容的,例如骆宾王曾联合徐敬业起兵谋反,当武则天看到骆宾王为征讨她所写的檄文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是感叹这么好的人才竟然没有得到重用,由此可见武则天打心底里是爱惜人才的。

其次,狄仁杰自身本事过硬便无需赘言了,狄仁杰的大名不说家喻户晓,至少当今社会大部分人是听说过的。

有本事的人多,但是为何武则天专宠狄仁杰一人呢,这还与狄仁杰打心底为武则天着想有关,在武则天为选定继承人苦恼的时候,狄仁杰站了出来:陛下如果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显定为继承人,那么等待李显继位之后,陛下就会被供奉到太庙之中,千秋万世之后,陛下还是这一系的先祖,会被不断的祭拜,然如果陛下传位于武三思,微臣还没有听说过侄子把姑姑的牌位放到太庙之中。狄仁杰这一番话彻底解决了武则天的烦恼,并且字与行间充满了对武则天的考虑。

虽然狄仁杰心系李唐,最后的结果也是还位于李家,但是狄仁杰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却是把武则天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武则天如此信用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起狄仁杰,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断案神手啊。但是当我们翻看真正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狄仁杰的性格其实也并非一直都是影视剧中他断案时的那般稳重。因为他最开始就是个愤青,顶撞皇帝这种事,他经常干。

可这也不妨碍他深受皇帝的宠信,无论是唐高宗李治还是武则天。

唐高宗时期的狄仁杰,年轻,就是官场上的愣头青一个。有一次,唐高宗李治要去汾阳行宫住几天。这个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要新开一条皇帝的专用道路,叫御道。结果狄仁杰就跳出来反对,说这是奢侈浪费,唐高宗没办法只好停工。

然后又有一次,两个大臣,不小心在皇家陵园里砍了一棵柏树,唐高宗很生气,决心把这两个不识相的家伙砍头。结果狄仁杰又冒出来了,他说,国家自有法律,不顾法律判处大臣死刑,这是暴君商纣王、夏桀王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幸亏高宗脾气好,又对狄仁杰退让了一次。

狄仁杰也真的是胆子大,到了武则天时期他还是这个性格。当时朝廷的宰相是娄师德,是个腿脚不太好的大胖子,但是性情特别谦和忍让。不过呢,这狄仁杰老是看不惯娄师德,认为他没有本事,还总是挤兑他。

娄师德也一直没有在意。但是时间长了,武则天都看不下去了,她私下告诉狄仁杰,人家娄师德可是天天在推荐你,说你好。这让狄仁杰非常羞愧,从此之后,他的处事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开始真正成熟起来。


武则天当政中后期,因为她即位当了皇帝,还把国号也改成了周。于是李姓皇室成员和很多大臣对此非常不满,武则天也开始十分格外一些掌握司法刑侦大权,做事风格很残暴、冷酷的酷吏。其中最残暴的一个,叫来俊臣,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给嫌疑犯扣上谋反这个罪名,然后用很残酷的刑罚让人招供。

当狄仁杰遇上这种心狠手辣的人,他没有再像当初的愤青一样强硬反抗,而是一开始就承认自己谋反。然后再趁其放松警惕,悄悄地把冤情写到了棉衣上,托人带给了武则天。

可以说,这一时期刚柔并济的狄仁杰,真正地掌握到了为官的智慧。

当武则天开始对皇位继承人人选犹豫不决的时候,机智的狄仁杰还巧妙地劝告武则天说:选择李显做继承人,顺应天意,也顺应民心。因为就血缘关系来说,李显毕竟是亲儿子,武三思只是个侄子。

而且选了儿子的话,李家成员还会因此感恩,也不会对武家人进行秋后算账。就算武则天去世了,那也有个太后的名分,很风光。

如此一说,武则天就被狄仁杰这看似诚恳无比的说辞给打动了,最后选择了李显做继承人。

当然啦,狄仁杰自己也有小算盘,如果选择武三思,自己毕竟是在唐高宗时代当官的,这就属于对李唐王室不忠;选了李显,日后大唐复兴了,狄仁杰还是功臣,为了确保这个计划能够不出岔子。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变化。早年的狄仁杰,是个愤青,格外招风摧之的那种;而中年之后呢,他变成沉稳圆滑,因为他知道,成熟的人为了达成理想,是可以暂时去妥协的。


所以说,哪怕他再怎么直肠子地去顶撞武则天,只要他的心是忠的,而且该拐弯抹角说话的时候拐弯抹角了,那么他这种忠臣就还是招皇帝喜欢的。



首先是狄仁杰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他的这些美好品格在初涉宦海时,就已经展露出来了。上元二年(675年),狄仁杰被调入长安任大理寺丞。在这次任官中,他以自己卓越的才干和不凡的政绩,为人注目与赞颂。其人刚直果敢,直言劝谏,深获唐高宗的信任,也引起了当时尚为皇后的武则天的关注。他的善决冤狱、不畏权势、敢于弹劾佞臣的表现,为日后武则天重用他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君臣关系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狄仁杰懂得明哲保身,不会公然与武则天作对。武则天垂拱年间是一个充满血雨腥风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武则天一步步扩大自己的权力。为了改朝换代,她大肆诛杀李唐子孙,残酷无情地打击朝中对自己不满的重臣。针对武则天的“大周革命”,狄仁杰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应该有所表示才对。然而,史料中对狄仁杰当时的态度只字未提。众所周知,狄仁杰是一个聪明机智之人,他当时大概是因为看到大势所趋,自己已经无力回天,所以选择了明哲保身,随大流参加了劝进活动——支持武则天称帝。这也就是武则天为什么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最后就是狄仁杰本人得到重用后也是尽心竭力,忠于职守,辅佐武则天治理好国家。狄仁杰无论是在地方任官还是在朝廷任职,都颇有建树,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政绩。但是狄仁杰辅佐武则天并不等于拥戴武则天称帝,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唐朝的旧臣,把武则天视为李唐的皇后,这一点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也有体现。武则天自然也能看出这一点,但是为了收买人心,并且自己一直有着“任人为贤”的原则,所以对狄仁杰一直都是重用,并且宠信他。



敢作敢为,直言不讳,历来都是狄仁杰的处事风格。甚至为了据理力争,他还曾多次顶撞武则天,迫使对方改变决定。但是即便狄仁杰总是冒犯武则天,可是武则天却依然对他宠信有加,而且还带他为相,位极人臣。为什么武则天,会宠信一个跟自己对着干的人呢?


比如武则天晚年要修铁浮屠,当时国库空虚,不够开支,武则天便准备让天下人,每人捐出一点钱,来供她修筑铁浮屠。对于此事朝野上下一片称赞,可狄仁杰却站出来反对,说此举毫无意义,倒不如把这些钱用在天下人的身上。对于狄仁杰的进谏,武则天思虑之后欣然采纳。

再有一次,是武则天准备参观佛骨舍利,但是狄仁杰却极力劝阻,认为武则天此行不当。面对此情形,武则天再一次听信了几狄仁杰,并且还称赞狄仁杰的直臣之气。


这两件事情,只是狄仁杰和武则天之间的一个缩影。总而言之,狄仁杰越是敢于直言,武则天就对他越是宠信。

其实这也正是印证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揭示了,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帝王的原因。正所谓忠言逆耳,作为一个君王,能够听得进去逆耳忠言,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更何况从狄仁杰的言行上来看,他所效忠的,并非是某个君王个人,而是整个天下。他所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出于对整个国家局势的考虑,在他的眼前,没有结党营私,更不会为了个人利益,去做出危害社稷的举动。

对于这样的人,武则天也是绝对的放心。因为狄仁杰所做出的每一个计划,对她的每一次进谏,都是有利于武则天统治天下的。即使经常顶撞她,但是武则天却依然能够虚心接受。


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在李世民的身边,有一位直言不讳的魏征,可以说是李世民的一面明镜,时刻照应着他的内心,让他不至于铸成大错。

而在武则天的身边,狄仁杰其实扮演着和魏征相似的角色。武则天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难免会有当局者迷的时候,她最需要的就是相狄仁杰这样,能够及时照应出自己内心的人。从而才能将利害得失,看得一清二楚,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一旦出现任何差错,也能够及时改正和补救。


这便是狄仁杰存在的意义,也是他对于武则天最大的价值。同时也是天下百姓的幸运,有一位能够听从忠言的君主,还有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这样的局面,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已经算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形态。

否则的话,估计武则天也难以达到,“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的地步。从武则天的身上,完美的体现出了,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心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重要的是能够接受,自己会出现错误的事实,从而虚心领受并加以改正。



狄仁杰为什么要骂武则天? - …… 狄仁杰可从来没骂过武则天,他也不敢骂.就算是私下和其他人在一起闲聊,他也没骂过武则天,狄仁杰性格是很谨慎,很低调的.武则天要是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他也只是适度的劝说.

《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经常指责武则天的种种不是,武则天居然不生气,真实历史有 的大臣可以指责她吗? - …… 最出现代人想象之外的是右补阙朱敬则上奏武则天的谏章,当面指责武则天广纳情夫已闹得不成体统:臣闻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嗜欲之情,愚智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则前圣格言也.陛下内宠已有薛怀义、张易之、昌宗,固应足矣...

在神探狄仁杰中,狄对武则天并不十分忠诚.为保护唐太宗的子孙还欺骗了武则天. - …… 因为狄老是当朝元老,在朝无人不服.其作为更申入人心.更重要的一点是狄老在当时对那些虎视耽耽的外侵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武则天对狄老必尊必敬.以保黄位.

狄仁杰是不是一生都在背叛武则天 …… 狄仁杰当然为朝廷效力,为国家效力.武则天掌握大权后,就改国号为周,算是最平稳地改朝换代,还登基成为第一个女皇帝.在当时狄仁杰也只能这样了(也有起兵抗拒,不承认武皇的,比如徐敬业等),怎么都是为国出力,为民谋福.女人做皇帝那叫牝鸡司晨,而且是篡夺,为正统正直的人所不齿,臣子们大都想思念大唐,狄仁杰为大周效力,是为国为民,他没那么狭隘,而且时势必然,虽然没有直接反对武则天,可他老爷子向武则天推荐提拔的几个宰相,都是拥护李唐的,如张柬之等,这些人终于在一天把武则天拉下了马,把李家的儿子扶了上去,大唐又回来了

狄仁杰为什么不反对武则天 - …… 个人抱负不同:狄仁杰没有李朝宗室观念,只为实现自己作为治世之能臣的理念.武则天给了他这个平台.成就了一代贤相的用世理想.

狄仁杰是不是一生都在背叛武则天 - …… 不是,他只是忠于当时的皇帝,嗯,是他的知己.古人有云,士为知己者死.所以说狄仁杰忠于武则天.虽然后来推翻武则天的臣子大多出于狄仁杰门下,有人说他是一直为光复李唐做准备,这也是封建士大夫思想作祟.狄仁杰还是一定程度上偏向宇武则天,不然,为什么他的弟子在他死后才着手推翻武后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什么如此器重狄仁杰 …… 在武则天担任太后一职临朝称制和她登基为帝的时间里,一共用了差不多七十八个宰相.这些人大多是刚直不阿,具有突出才能和治国之才的贤臣.而在这些宰相中,有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和姚崇等一代名臣.这几个人里面,武则天...

历史上,狄仁杰为什么不反武则天? - …… 今天来跟大家分析以下狄仁杰为什么不反武则天. 1、首先,当时的形势是固定的,武则天的力量是不可动摇的. 武则天不可避免地要宣告皇帝.狄仁杰只能要求在武则天之后,把王位还给李家.当时,忠于唐朝的人需要帮助和说服吴泽天....

历史上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关系? - …… 、同乡 狄仁杰和武后都是并州(山西)人; 2、君臣 狄仁杰在高宗时期崭露头角,武后便开始留意他(以后可以为己所用),后来高宗多病武后掌权,便更加倚为心腹; 3、对手 狄仁杰在高宗去世之后武后掌权时期,便敏锐地感觉到武后想要...

听说武则天和狄仁杰有不正常关系? - …… 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各自心里都明白,武则天想让武周时代相传,而狄仁杰一心想恢复李唐,然而狄仁杰明白一味地要求女皇帝还位于李氏是不现实的,有多少反对她的人最终都死于非命,谁都没能阻止得了她建立武周当女皇帝的决心,阻止...

相关推荐

  • 狄仁杰经常顶撞武则天,武则天却不杀他,是因为武则天暗恋他吗?_百度知 ...
  • 狄仁杰经常不顾武则天心情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不杀他?
  • 狄仁杰经常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还那么宠信他
  • 狄仁杰经常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为什么还那么宠信他?
  • 为何武则天对屡屡挑衅她的狄仁杰如此信任?
  • 狄仁杰是武则天最看重的大臣,为何却依旧被贬为彭泽县令?
  • 武则天连自己的孩子都杀,为何放过了狄仁杰?
  • 武则天和狄仁杰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她这么信任狄仁杰?
  • 狄仁杰是怎么搞垮武则天的?
  • 武则天与狄仁杰是敌是友?因为据说武氏江山毁在他手里。
  • 狄仁杰妻子曹安
  • 武媚娘第一胎是谁的
  • 武媚娘狄仁杰野史
  • 大唐武则天情史
  • 武则天深夜去找狄仁杰
  • 王者狄仁杰x武则天cp文
  • 武则天抽满要多少次
  • 武则天宠幸过狄仁杰没
  • 武则天的4个男宠
  • 狄仁杰x上官婉儿
  • 武则天晚年宠幸的美男
  • 狄仁杰死前最后一个案子
  • 武则天都怀了谁的孩子
  • 韦皇后与武三思私通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