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事迹

1、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刘备前两次拜访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但他并没有气馁。

直到第三次去隆中拜访,才得以见到诸葛亮,刘备真心诚意的求贤之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出山了。

2、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3、跃马檀溪

的卢马原为刘表手下降将张武所有,后来张武造反,走投无路的刘备正好以同为皇室宗亲的身份与刘表认了亲戚并投靠刘表,这个时候便主动请缨亲征。刘备正愁无一报答刘表,于是欲将此马送给刘表。

后来蔡瑁欲设计谋害刘备,伊籍又向刘备报信,刘备慌忙从酒席中逃走,骑上的卢却是慌不择路走错了路,结果便来到了檀溪。

前是阔越数丈的檀溪,后是追兵,刘备在这个时候才想起伊籍的卢妨主的劝告,一边疯狂地抽打着的卢一边大叫:“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忽然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飞上了对岸。

4、携民渡江

刘表病死,蔡瑁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刘备用诸葛亮之谋,弃城而走,火烧新野,击退曹仁部队。

刘备、诸葛亮在新野大败曹军之后,移驻在樊城。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杀奔樊城而来,刘备不忍抛弃跟随多时的百姓。

就派人在城中发布通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可一同过江。”城中百姓看到后皆宁死相随。刘备便令关羽在江边整顿船只,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号泣而行,两岸哭声不绝。在刘备就要投江自尽。

旁边的人急忙抱住他。 刘备到了南岸,回顾江北,还有无数未渡江的百姓望南招手呼号,刘备急令关羽催船速去渡百姓过江。直到百姓将要渡完,方才上马离去。

5、白帝城托孤

刘备夷陵惨败后逃入白帝城,心情忧闷,再加上年事已高,思念关羽张飞,最后一病不起。临终之前,他将诸葛亮和刘禅从成都召来,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告诫刘禅,不要因为小善事就不做,不要因为小恶事就犯;而后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是个人才,你就辅助他,如果他不是那块儿料,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自己做成都之主。

诸葛亮闻言,非常惶恐,赌咒发誓说自己并没有异心,一定衷心辅佐刘禅。



刘备 荆州依刘表 三顾茅庐 永安托孤曹操 官渡之战 打败赤壁走华容 进爵魏王关羽 温酒斩华雄 斩颜良文丑 水淹七军张飞 怒鞭督邮 大闹长坂坡 义释严颜孙权 赤壁之战 夺荆州 杀关羽诸葛亮 火烧博望 锦囊妙计 空城计周瑜 用计骗蒋干 指挥赤壁之战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些虚构,其目的是要贬低曹魏,抬高蜀汉,尤其是诸葛亮,五虎将。但他也将刘备写成了“窝囊废”。以上故事也有一部分是虚假的,愿君以《三国志》为依据。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去学习呀!”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历史。你说你军务繁忙,哪能比得上我繁多的事务呢?但我常常读书,并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军师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刘备 桃园三结义 三顾草庐
诸葛亮 草船借箭 空城计
赵云 单骑救主 截江夺斗
曹操 割须弃袍 大意失荆州

刘备 桃园三结义 三顾草庐 诸葛亮 草船借箭 空城计 赵云 单骑救主 截江夺斗 曹操 割须弃袍 大意失荆州

关于 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事迹 - …… 刘备 桃园三结义 三顾草庐 诸葛亮 草船借箭 空城计 赵云 单骑救主 截江夺斗 曹操 割须弃袍 大意失荆州

刘备的人物性格 - ……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称刘备为我主三国演义中魏蜀吴各自 - …… 很简单,因为三国是小说而且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偏向于刘备这个人的,罗贯中在写这本书时偏爱刘备这个人物

求《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评价和故事. - …… 刘备代表着仁义,占人和!吕布死后赵云、关羽、张飞当属绝世猛将!这些人都甘心为刘备而死,这说明刘备这个人他很注重人心.刘备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逃亡,也就是说他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但是他有一群对他死忠的兄弟和部下,对他不离不弃!诸葛亮绝世牛人,心高气傲不也被刘三备感动的一沓糊涂了吗?如果刘备在现代绝对能拿个奥斯卡小金人!有很多他的故事代表词语: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谁? - …… 蜀国的统治者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 …… “刘备何如人也”? 操曰: “沛郡小辈, 妄称 '皇叔', 全无信义, 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 瑁曰: ”刘备先从吕布, 后事曹操, 近投袁绍, 皆不克终, 足见其为人”; 布大骂曰: “是儿最无信者”. 这是刘备的对手曹操, 蔡瑁和吕布对...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1000字左右) - …… 刘备长相异于常人,生于贫苦家庭却胸怀大志.他礼贤下士,思贤若渴,所以能笼络一大批像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有能力的人尽心辅佐他.他关心天下大势,渴望建立丰功伟绩,这也使他被当时人所敬重.所以当刘备帮助陶谦守护徐州时,陶谦将徐州和家人托付给刘备;兵败投靠曹操时,曹操给予厚待;离开曹操投靠袁绍时,袁绍之子袁谭出城百里相迎;投靠刘表时,刘表出城十里相迎;虽然实力很弱,却得到荆州、益州大批人才相助. 《三国演义》把刘备写成一个爱哭的人,诸葛亮为刘备的每次出谋划策都要叫刘备哭,所以很多人评价刘备时都要强调他爱哭,没出息.

三国演义的第一男主角是诸葛亮还是刘备?__ ……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是谁呢?1、三国演义,以刘备为正统,以刘备以及蜀汉为主线.所以,要说主要人物,刘备首当其冲.以刘备为中心,铺展开了关羽、张飞、赵云等.2、另外,此书超级神化诸葛亮,虽然他出场较晚,但自出场之后,立刻成为笔墨最重的人物.一直到他去世,都一直围绕他来写的.以诸葛亮为中心,衬托人物才有了如周瑜、鲁肃、司马姨等人的重戏.所以诸葛亮必不可少.3、曹操.虽然作者是尊刘贬曹的,但不可否认三国那段历史中,曹操永远是最重量级的.所以尽管作者不喜欢曹操,却无可避免地对曹操诸多描述.

三国演义对刘备的评价 - 三国演义的人物评价人物评价在50个字左右 …… 刘备 历史上的刘备,其实是一个经常领兵冲锋在第一线的军事家,而绝非如《三国演义》所谓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最典型的是赤壁之战,刘备亲自领军参战,但当是担...

相关推荐

  • 三国最弱的名将
  • 三国唯一打败赵云的
  • 三国志11刘备的儿子
  • 刘备为啥这么恨关羽
  • 刘昊然电视剧作品大全
  • 三国之平民军师
  • 三国五虎上将排名
  • 三国之刘备是盗帅
  • 三国之蜀汉儒将
  •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叶恋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三国之我拐走刘备的人
  • 周瑜死后小乔嫁给了谁
  • 回到三国当刘备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