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出了很多大家呢?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次文化高潮的话,那么,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峰,毫无疑问是民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近百年最灾难深重的时期。一方面,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刚刚被推翻,旧的社会制度被废除,但新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尚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中华民族由半封建社会,又加上了半殖民地的蹂躏。文人们急于发表自己救国救民的观点,因而出现了大量有思想的学者。

受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影响,中国于1915年起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和新道德,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次非常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造成了民国文化繁荣、学者众多的现状。

(鲁迅)

1,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社会舆论相对自由

民国思想界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民主与科学逐渐深入人心,多种思想文化并存。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和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一样,也因多种思想文化的并存而异常尖锐、激烈和错综复杂。

2,思想流派甚多

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尤其是清末派遣出国的留学生这时已经纷纷回国,成为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国内旧有的思想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立,造成了多元思想文化格局。

报刊业的发达助推了文化繁荣和社会舆论的相对自由,给思想界精英自由表达思想和主张,提供了可能。思想群体和流派甚多,比如新青年派、现代评论派、甲寅派、学衡派、新月派、独立评论派、新路派、村治派、中国农村派、战国策派、新观察派等就有二、三十个之多。他们代表各自的思想,发表文章进行论争,这些论争的内容,有孔教之争、东西文化之争、白话与文言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工化”与“农化”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新旧文学之争、无政府主义之争、社会主义之争、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唯物辩证法论战、民主与独裁之争、“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抗战时期的“中国化”的争论、唯心与唯物的争论等等。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论争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些争论对推动民国思想的发展和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朱自清)

3,文人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关注

和春秋战国一样,民国时期,社会急需要转型、变革,面临着国家向何处去的问题。是继续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还是独立、民主、统一?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蚕食,大家都有振兴民族的思想。代表旧制度的清王朝已经被推翻,但代表新秩序的一套完整的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人们需要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

4,重视文化人的劳动成果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多家影响力颇大的出版单位在上海成立。上海成了中国的一大出版基地。

这时,中国的稿酬制度已经建立,并且,由于很多文化人从国外回国,带回了国外的稿酬情况。政府适时建立了稿酬制度。

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稿费,行内又叫“润笔之资”、“润笔费”。二是版税,又叫“提成费”、“版费”。三是版权买断费,也叫“作价购稿”。

当时的稿酬标准各地、各个作家都不同。

据记载,北京官方报纸、杂志和文学期刊(也包括学术期刊),稿酬是每千字4-5元(银元)。上海的报刊,一般是每千字1-3元(银元)。

由于读者对于各位作家的喜爱程度不同,因此,各家报刊给每位作家的文章稿酬也多少有点区别。据有人记载,鲁迅的文章,一般稿酬是没千字3-6元(银元),应该是当时上海较高的稿酬了。

上海出版界制定的版税标准一般在10-25%之间。按照有人记载的情况,郭沫若、胡适、鲁迅的版税都不同,当时最高的,可能是梁启超的版税。

(冰心)

按照民国前期的情况,一个作家获得的稿酬养活一大家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也是民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作家、学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作家和其他劳动者一样,毕竟也是人,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且作家的劳动更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加体力的双重性质的劳动,看似生产的是精神财富,但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往往是更大、更繁重、更复杂的劳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特别尊重。

有人曾经举例说明,说当时有一个上海的普通职员,月薪70银元。另外在业余时间也写点东西,还可以获得60-70银元,这样,他一个月的收入是130-140银元。他每月在报刊上发表万儿八千字,就可以维持一家好几口人几乎都不用上班,但也还是很不错的生活。

以鲁迅先生为例。他在教育部担任公务员时,十四年(1912年至1926)里,他的月薪最初是60块大洋,涨到每月360元。由于当时政府经常拖欠,鲁迅真正拿到手的,应该是月薪200块大洋。有人折算了一下,按照现在来说,每月工资在两万两千元。

鲁迅的稿费收入,从1927年至1931年,给教育部做“特约撰述员”兼职,四年拿到14700大洋稿酬,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1600000元。另外,他还经常给报刊撰稿,平均每月收入稿费五百元大洋。加上著作版税收入,那就更多了。据有人记载,1929年北新书局一次赔偿鲁迅的“版税损失”,就是两万大洋。



民国出大家,是因为东西方思想开始深度交流,一些进步人士学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他们运用西方思想思考、改造中国的东西,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不过,从原创性的角度来说,他们这个“大家”其实是有相当水分的,他们主要是应用别人的东西,极少能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在世界思想史中是可以被忽略的。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从封建向民主过渡的一个时期。在这样一个阶段,人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很多新颖的观点引入,百家争鸣,自然而然就出现众多大家。

历朝历代都有大家。中西都有。只是民国刚好是百家争鸣的集中提醒。南北经常在报上斗稿。报刊业纸媒大肆兴起。很多文人在报上互相辩论思想,民众思想活跃度比其他时代略高,所以关注他们的多一些,他们文斗的笑谈也就当作晚间故事经由长辈传给了后代。

实事造英雄,民国处于旧文化与新文化的交替中,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思想杂会和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好多文坛大家也就不足为奇。

民国时期为什么人才辈出 - …… 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接受和探索新的文化. 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又有帝国主义压迫,所以涌现了很多有识之士立志报国.

民国为什么会有大批博学大师 - …… 因为民国时期没有现在这么严厉的阉割管制很多的外国思想都得以流入中国当时的大城市非常的发达可以学很多的外语和文化城市用水也是自来水

为什么民国那么混乱,但是大师却那么多 - …… 是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统治政权,所以就非常混乱,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民国战乱却出了那么多文化大家,如今hexie社会却没几个 - …… 当时人们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文学底蕴深厚,整个社会环境以文为荣.这样的大环境,文学基础扎实,所以上层的文学大家大量出现是必然的.(顺便说句,当时的文学世家大多是有互相交流的,文坛氛围也不错,比如钱钟书和杨绛小时候是邻居).现在教育体制和以前的截然不同,加上重理轻文,社会的文学基础很薄弱,要出文学大家就和买彩票中头奖一样,是偶尔概率而不是必然事件.

民国为何多大师 - …… 乱世出英雄,那时候思想比较自由,所以各个方向都有人研究,大师自然很多

民国时期的作家文人好多啊,而且都很出名,为什么 - …… 民国时期社会初步转型并且动荡,派系众多,政治社会思想众多,国民封建思想残余,百废待兴.因此思想层面活跃.现在国家主要是问了现代化建设发展,注重科学技术.所以文学层面有所弱

为什么民国时期学界人才辈出 …… 应为那时人们忧国忧民!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民国出了很多大家呢?
  • 为什么民国出了很多大家?
  • 民国仅仅三十年,国破民穷,为何却尽出大师?
  • 民国的时候战火纷飞,为什么民国有很多仁人志士呢?
  • 民国期间出现了很多的文化大家,这是为什么呢?
  • 为什么民国战乱却出了那么多文化大家,如今hexie社会却没几个
  • 短短几十年的民国,为何能孕育出如此多的文化艺术大师?
  • 为什么民国时期能出很多的大师,大家
  • 为什么民国会出现这么多人才?
  • 为什么感觉民国到新中国那个阶段人才辈出?
  • 大清国叫自己中国吗
  • 国家为什么隐瞒1964
  • 民国是被谁灭亡的
  • 大清国时候叫中国吗
  • 哪个朝代老百姓最惨
  • 民国人力车夫一趟挣多少钱
  • 中华民国算一个朝代吗
  • 真正的民国是什么样的
  • 民国成立算1911还是1912
  • 真实的民国有多可怕
  • 中华民国算一个国家吗
  • 民国最乱是哪一年
  • 大陆为何不承认中华民国
  • 中华民国属于中国吗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