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是怎样部署死后推翻武周大局的?

狄仁杰确实是武周时期的一个奇迹,能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和尊重。君臣关系是很和谐的,但狄仁杰生前做了两件大事,间接导致了后来武周政权的灭亡。

这第一件大事就是劝说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也就是说将来还政于李唐王室。其实这件事在当时有很多人在做,当时的一大部分大臣都是李唐旧臣,他们忠于武则天,更忠于李家。也就是说在他们心中,武则天实际上是一个代家长的角色,替太宗和高宗守着这江山,然后传给她的儿子们。所以他们中很多人一直在做的就是让武则天立儿子为太子。

但是有时候一件事能做成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武则天登基之初是不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的,她建立的是武周政权,姓的是“武”,而她的儿子们是姓“李”。这是最令女皇帝头疼的地方。立或者不立似乎都是不完美的,而武家可不可以立呢?武家她有几个侄子比如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是太子的竞争人选,也在为成为太子而努力,但同样的,立不立侄子对于武则天来说也都不是完美的。

武则天在登基之初的几年内都在摇摆不定,而武周初期最坚定的拥李派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昭德,李昭德一手粉碎了武承嗣想成为太子的野心,并极力打击酷吏,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他劝说武则天的话就是儿子比侄子要亲,没有侄子给姑姑祭祀的道理等等。武则天承认李昭德说的是事实,但当时并不甘心,所以还是左右摇摆,而李昭德本人因为独断专行,太过刚烈,所以不仅得罪了酷吏,也为朝臣所不喜,最终在697年被酷吏来俊臣害死。

而狄仁杰要温和的多,他同样是忠于李唐和武则天的,但他的手段显然要温和许多,也更能理解武则天,所以总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劝说武则天,而到了696年左右,实际上武则天自己也已经认识到了非立自己的儿子不可,又加上狄仁杰在一边劝说,终于武则天决定接回庐陵王李显,让他做了太子。

狄仁杰做的第二件事自然就是向武则天推荐了张柬之,我们都知道,705年的神龙政变正是张柬之主导的。张柬之是真正大器晚成之人,可以说是经过了磨难的,但是却是一位具有大才的人,可堪大用。狄仁杰两次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推荐的职位就是宰相,这对于当时张柬之的官职来说就是跃了好几级,当然,武则天并没有一下子就让张柬之做宰相,而是慢慢地提拔,后来姚崇又向武则天推荐了张柬之,武则天终于让张柬之做了宰相。张柬之做宰相的时候是704年,那一年他80岁,比武则天刚好小了一岁。

张柬之当宰相的时候正是多事之秋,武则天对朝政越来越懈怠,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差,而武则天的男宠二张兄弟干涉朝政,大臣们越来越难见到武则天。一种恐惧笼罩着大臣们。大家都感到了来自于二张兄弟的威胁,而武则天又总会护着二张,无论二张做的多么过分,都不会被苛责。于是张柬之上位之后就开始联络大臣,决定武力除掉二张兄弟。后来发动神龙政变的五王中包括张柬之在内有三人是狄仁杰推荐的。

神龙政变的结果就是二张兄弟被杀,武则天被逼下台,李显继位,很快武周政权土崩瓦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实际上,逼武则天下台只是神龙政变的副产物,如果武则天后期没有宠信二张兄弟,她是可以体面的死去,然后他的儿子继位,重新恢复李唐王室,并不必在生前眼睁睁看着武周政权轰然倒塌,而她自己也被软禁了起来。

其实,狄仁杰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武则天好,为了将来的大唐好。但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所做的竟在以后间接推翻了武周政权。



狄仁杰让武则天复立李显为太子,就是隐含把武周政权还给李唐政权的意思
狄仁杰推荐张柬之等大臣给武则天,就是为最后扶持李唐政权进行人事安排

生前部署,推翻武周大局的时候是狄仁杰,在生前已经做好部署。一,对武则天举荐张柬之这个人为宰相,时时劝诫武则天为人处事。二,请求武则天再次立李显为皇太子。这两件事间接的导致了神龙政变的时候,武则天武周大局的毁灭。

狄仁杰如何在死后把武则天逼下皇位的? - …… 狄仁杰为了能够让武则天将王位传给李家后人可谓是用心良苦,狄仁杰也是布局很久,最终在狄仁杰死后,这些他在死前埋下的伏笔开始运作了.狄仁杰布局的要点有两个:第一,狄仁杰提醒只有李显继承了王位,才能够让武则天死后被后人铭...

周武时期的狄仁杰最后是怎么走下政治舞台的? - …… 狄仁杰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兴复唐皇室.这个活动,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被囚禁在房州的李显迎回洛阳,然后把他推上储君位置.这一步,在狄仁杰活着的时候,便已成功了.第二步是将李显推上帝位,这一步在狄仁杰死后,才得以实现. ...

武三思很牛逼吗? …… 其实武三思这人主要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你要说没能力肯定不对,最少别人社交能力很强.裙带关系武三思,祖籍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元庆是武则天同父异母哥哥.武则天被高宗册封为皇后,武三思靠着裙带关系,年纪轻轻就被提拔做了右卫将...

狄仁杰病故后,武则天悲声叹息,宣布废朝三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 …… 从狄仁杰的角度看,看出狄仁杰是个人才,其政绩能力受到了肯定;从武则天的角度来看,知人善任,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可以说,武则天也不是完全冷血残暴,还是很感性的.也可以看出武周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如同狄仁杰一样值得武则天信赖了,武周气数已尽.

在历史上狄仁杰是个很聪明的人吗? - …… 相当聪明啊,在那个历史上最繁华最乱的年代,他既保证了天下的繁荣稳定,又帮助了李唐复辟,推翻武周.生前推荐的数百位人才不仅按他的思路推翻武则天,复辟李唐王朝,还为将来的李隆基的前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匡正了朝廷风气,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死后还继续被好几位李唐皇帝追封,“大司空”,“梁国公”等无上极位,显示了李唐对狄仁杰的感激.生前位极人臣,心系天下,死后还荣誉不断,这样聪明的人历史上有几个?另外<旧·唐书>记载,狄仁杰当御史的一年中断案17000多起,晕了,一个案子一本卷宗,普通人一年看书也看不了17000本啊.你说聪明吗?

狄仁杰是不是一生都在背叛武则天 - …… 不是,他只是忠于当时的皇帝,嗯,是他的知己.古人有云,士为知己者死.所以说狄仁杰忠于武则天.虽然后来推翻武则天的臣子大多出于狄仁杰门下,有人说他是一直为光复李唐做准备,这也是封建士大夫思想作祟.狄仁杰还是一定程度上偏向宇武则天,不然,为什么他的弟子在他死后才着手推翻武后

中国古代狄仁杰是怎么死的? - …… 630-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由此可知狄仁杰活了七十岁,“人生七十古来稀”,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狄仁杰公正护法怎么分段 - ……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狄一代名相仁杰:刚强正直,廉洁清明,执法公正.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写狄仁杰公正护法. 第一层(第2自然段):狄仁杰明察善断,循律准确,断案如神. 第二层(第3—5自然段):狄仁杰为了维护法律敢于犯颜直谏.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

狄仁杰在历史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 …… 狄仁杰(630-700) 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狄仁杰出生于...

相关推荐

  • 狄仁杰是怎样部署死后推翻武周大局的?
  • 狄仁杰是如何做到去世后,推翻了武周政权的?
  • 狄仁杰是怎样部署死后推翻武周大局的?
  • 狄仁杰如何在死后把武则天逼下皇位的?
  • 狄仁杰已经死了,为什么还能把武则天逼下皇位?
  • 狄仁杰是如何在死后 把武则天逼下皇位的
  • 狄仁杰是怎样一步步搞垮武则天的
  • 狄仁杰依靠武则天的信任和提携,居然一步步搞垮了女皇?
  • 狄仁杰生前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死后为什么会被人拆了祠庙
  • 狄仁杰怎么死的(狄仁杰为什么被满门抄斩)
  • 扈三娘被活煮后的样子
  • 武家人个个下场凄惨
  • 狄仁杰妻子曹安
  • 武则天宠幸过狄仁杰没
  • 武则天死后狄仁杰下场
  • 来俊臣和狄仁杰谁厉害
  • 狄仁杰那部最吓人
  • 李元芳唯一打不过的人
  • 狄仁杰死前最后一个案子
  • 狄仁杰直系后代现状
  • 神探狄仁杰最吓人的镜头
  • 武三思最怕狄仁杰吗
  • 武则天有多喜欢狄仁杰
  • 武松为什么不救岳飞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