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怎样造句

  1. 老师教我们怎样观察人物的外貌。

      2. 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3. 每个青年都要想想,自己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工作,怎样度过一生。

      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一生。

      5. 不管敌人怎样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方志敏同志始终不屈,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有很多学生都反映,说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就是写不出来;或者殚精竭虑,好不容易写出来了一些,语句却干巴巴的,缺乏相应的灵气与美感。连自己也感到不甚满意。他们很诚恳地问我,说怎么办?作为专业的写作课老师,这种情况是不难做出判断的,只能说,这充分表明了他们基本的遣词造句能力的匮乏。这与阅读经验有关,也与遣词造句的意识和方法的不足有关。如果说前者还只能依靠学生本人通过广泛阅读加以改善与提高的话,那么,后者的铸就,则的确有迹可循,有方法可依。
在正常情况下,生成一个语句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一个语句在生成以后,不可能保证字字珠玑,相当完美,总有一些修改的必须与可能。这就涉及到了遣词造句的问题,往往表现为我们如何对语句加以改造的过程。一般认为,对一个语句的改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约化处理,即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所说的“缩句”;一种是繁复化处理,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扩句”,当然比扩句的内涵要丰满得多,通过添枝加叶,使语句变得纷繁复杂、丰腴感性起来。从而获得某种意义增殖与加强表达效果。
简约化处理比较简单,难度系数较低,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掌握。比如,“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通过简约化处理以后,可以变为“它们是噩梦”。句子的重心与意义指向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或者局部的变化不足以影响到我们的判断与感官。而繁复化处理,则复杂多变得多。一般我们对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的判断,也以此为依据。那么,这种繁复化处理有哪几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方法与技巧呢?下面,我们同样通过例句“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来说明这个问题。倾向性的看法是,繁复化处理主要有八种表现形式。只是,有必要顺带说明的是,这八种表现形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可以同时运行,混合使用的。
一,前缀。所谓前缀,就是在原句前面添加另外的语句,包括单个的词。改造后的新的语句有可能在指涉方向、意义范畴与情感色彩等方面发生某种改变。比如,“所有的灾难,冯保长认为,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本来呈中性化、看上去莫名其妙的原句“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在被改造后变得对象清晰和意义完整了起来。
二,后缀。顾名思义,就是在原句后面添加别的语句,或者单个的词。比如,“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或如大地突然降雪”。与原句相比,着重了对“噩梦”的一种生动的形容与突发性的强调。后缀的使用相当于单个语句中的某种“动补结构”,经常用于进一步的形容、解释、补充与说明。
三,插入。插入是指在原句中插入另外的词;也可以插入另外的完整的句子,只是难度系数可能较高。比如,“它们只不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或者,“它们的突如其来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插入这种形式运用得比较多,能够增加语句的动感因素与达到某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当然,无可讳言,它实际上也意味着写作者对长句的某种偏好。这种遣词造句的方式被知名作家韩少功看成是文坛痼疾加以抨击。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它相当于在下笔的过程中有可能多上一种选择。
四,破折。破折指在原句中插入破折号,一个或两个。插入一个破折号时,插入的语句放在原句的前面或后面;插入两个破折号时,插入的语句放在原句的中间,也就是两个破折号的中间。从纯理论的角度而言,当然可以插入更多的破折号,不过一般没有必要。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上述几种表现形式“前缀”、“后缀”或“插入”的某种延伸或变体。比如,“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或如大地突然降雪——它们如期而至”。
五,移换。移换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移动,二是置换,可以同时运用。所谓移动,指把原句中的某个词或者某几个词,向前或者向后移动,打乱原句中间的词语的排列顺序。比如,“它们只是噩梦一场”。原句中“一场”与“噩梦”的位置进行了对调。它一般不单独使用,要与其它表现形式混合。同样以“它们只是噩梦一场”为例,原句中的“不过”二字,就被空白置换掉了。当然,置换的主要作用不是拿空白随意置换原句的有机构成,不然就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删减,也就是缩句了。置换的主要动作就是拿别的词语置换原句的词语,以完成更好的表达意图。比如,“它们只不过是突如其来的噩梦”,原句中的“一场”就可以用“突如其来”取代。
六,转折。转折主要是指现有意图或情感色彩的逆反,朝相反方向的转换,有利于调节情感氛围和叙述节奏。比如,“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或如大地突然降雪——它们如期而至,却又悄然隐匿”。本来,不管是“大地突然降雪”,还是“它们如期而至”,都着眼于对这场噩梦的严重性的生动描述和一种紧张氛围的强调,但添加了一句“却又悄然隐匿“之后,紧张氛围可以稍加缓解,读者的情绪也可以随之略一松懈。在这短短的一个长句之中,就能实现情感色彩的变幻,甚至一波三折。显而易见,这种转折技巧的娴熟运用是值得我们初学者的借鉴和模仿的。
七,变形。变形主要是指脱离原句限制(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如此)后的在描述对象、情感色彩与意义范畴方面毫无方向感的任意变化,相当于修辞学意义上的“通感”。它与转折的不同就在于,转折是直线型的逆反,原句与改造后的语句有某种意义上的悖逆关系,比如上述“它们如期而至,却又悄然隐匿”;而变形则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任意方向的发散,它可以一下子扯得很远。比如,“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或如大地突然降雪,阳光之下,几匹枣红色——青灰色的马在旷野里不紧不慢地走着,从一个高高的土坡上升起来,随后又淹没在谷底”。本来重心为噩梦的原句,因为客观性的环境描写而就此涂上了一层暧昧的生动色彩。变形的跳跃性比较强,适用范围也比较广,只要与原句的叙述内容、修辞色彩与意义范畴发生表面上的错位与部分偏离就成。
八,并置。并置的难度不高,指的是把本来可以独立分开的语句合并为一个长句。比如,“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或如大地突然降雪,阳光之下,几匹枣红色——青灰色的马在旷野里不紧不慢地走着”。实事求是地说,“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或如大地突然降雪”与“阳光之下,几匹枣红色——青灰色的马在旷野里不紧不慢地走着”,这两句话本来都是可以独立成句的。但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写作意图,可以通过并置的方式,把它们合并为一个句子。这也能够增加句子的某种凝练型与取得某种生动的效果。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八种表现形式是可以同时进行、混合使用的。因为各个表现形式单独运用所能够取得的效果一般不是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对这八种形式在写作活动中做到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遣词造句的意识与能力。并且加强阅读,培植语感,那么,写作上的语言关的攻克,就应该不再是问题。而且,写作,包括语言,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游戏。多进行类似的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是不难从中发现乐趣的。下面,同样以“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为例,当我们综合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对其加以繁复化处理之后,原句的那种干巴巴的语言面貌将会发生怎样巨大的改变。即使说可能过犹不及,一种故作华丽、言不及物的文风不值得提倡,但是至少,它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它对于我们熟练地掌握文字的运用技巧,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加以否认,更不能无视的。
“所有的灾难,冯保长认为,它们只不过是一场噩梦,或如大地突然降雪——它们如期而至,却又悄然隐匿——阳光之下,几匹枣红色——青灰色的马在旷野里不紧不慢地走着,从一个高高的土坡上升起来,随后又淹没在谷底,宛如在波浪中行进的小船。”
事实上是,上述这段文字出自格非的短篇小说《风琴》,发表于1987年的《人民文学》杂志,当时格非初出茅庐,还只有23岁。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就正是凭借其“叙述空缺”和这种优雅、知性的叙述语言方式而独步文坛,小说《风琴》更是因为高度体现出了其叙述语言风格而被广泛视为格非的代表性作品。

1、老师语重心长地教我们怎样学习。

2、他不顾别人怎样议论,竟然扬长而去。

3、事态究竟将怎样发展,谁也难以预料。

4、我思前想后的怎样才能把问题回答得更好。

5、通过这次教训,我记住了以后应该怎样做。

6、无论怎样提问也难不倒他,他真是伶牙俐齿。

7、无论怎样巧舌如簧,都掩盖不了事实的真相!

8、不管你怎样涂脂抹粉,也掩盖不了你的丑恶本质。

9、真理面前一切华丽的谎言都会黯然失色,不管怎样!

10、三国里,当年的赵云是怎样的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1. 老师教我们怎样观察人物的外貌。

2. 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3. 每个青年都要想想,自己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工作,怎样度过一生。

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一生。

5. 不管敌人怎样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方志敏同志始终不屈,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根据造句
1 根据学校的部署,本周日全校师生在校园内植树。
2 姐姐根据高考试题标准答案测算了自己的得分。
3 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拍摄的。
4 这个结论没有事实根据,不能成立。
5 有经验的农民根据庄稼的长势可以推测出秋天的收成。
6 根据树的年轮可以推算出它的年龄。

用怎样.......的.....呢?是这样....... 造句 - …… 怎样美的日出呢?刹那间,金光喷射,但见一轮火球冉冉升起,万道金光,驱云散雾,漫天彩霞漫天虹,漫江春水漫江红.是这样美的日出.

用“怎么”造句 …… 1.他刚上任不了解情况,工作怎么干心中无数.2.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3.看老师怎么画,你也照样画,照葫芦画瓢总会吧!4.执法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怎么能公正执法!5.那个骗子的话破绽百出,你怎么能相信!

用怎么组词造句 - …… 用品、 选用、 日用、 用处、 中用、 用心、 借用、 用功、 公用、

怎么能够造句??????????? - …… 1.读清用什么造句2.理解意思3语句通顺4.没有错字5.多读课外书

怎样造句? - …… 网络时代势不可当 网上聊天你推我搡 网上风光烟波浩渺 神游网上物外之趣 下得网来茫然若失 泡到美妹自鸣得意 网友见面密密匝匝 被骗之后涕泗横流 向神忏悔念念有词 打倒一切邪魔鬼崇 梦中见到琼楼玉宇 人生总有阴晴圆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想去旅游呼朋引伴 凤凰山上重岩叠嶂 原始森林隐天蔽日 快马草原乘奔御风 冰峪湖水素湍绿潭 长白天池回清倒影 笔架山峭清荣峻茂 千山幽扩空谷传响 乡间柳絮轻飞曼舞 田里幼苗细滋慢长 回到家中等因奉此 一切理想付诸行动 空有追求茫无涯际 好在自幼敏而好学 自学成才不愤不启 面对艰难不悱不发 对完此贴近在咫尺 已经付出全副精力 楼主果然骇人听闻

用怎么造句,十字以上 - …… 用怎么造句: 1.小明这次考试没有获得第一名,怎么可能呢? 2.我怎么样也不会再相信你. 3.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头一直很痛.

使用怎么造句 - …… 文明的人为自己购置了马车,而他却失去了使用双足机会.

怎么用应该和怎么造句 - …… 基本解释:1.如何,怎样.泛指状况或方式等.2.如何,怎样.询问情况,状态等. 3.替代某些不说出来的动作或情况. 造句:1我该怎样才能学好知识? 2 遇到坏人我该怎样面对? 3《三国演义》这本书怎样?

用如何造句 …… 妈妈经常耐心地教我如何做家务

相关推荐

  • 用是什么词性?
  • 用怎么组词?
  • 用的组词有哪些
  • 用,用字组词?
  • 用、用处,区别是?
  • 用的词语?
  • 用“用……用……”造句
  • 运用和利用的差别?
  • 什么是"运用",什么是"应用"??
  • “以”翻译成“用”和“用来”的区别。
  • 用怎么呢造句
  • 什么怎么什么造句子
  • 怎么呢造句一年级
  • 怎么造句简单
  • 怎么呢造句
  • 用怎么造句二年级
  • 什么怎么什么呢造句
  • 用怎么造句
  • 用怎么造句一年级简单的
  • 二年级造句8个字
  • 用怎么造句一年级下册
  • 怎样造句二年级下册
  • 用怎样造句一年级
  • 用怎么造句子一年级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