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叫昭烈帝?是自己起的还是别人封的?

刘备,字玄德,生于汉桓帝延熹五年壬寅(公元162年)五月十九日,刘备幼有大志,东汉末年,与河东关羽公、涿县张飞公结为兄弟,募兵参加镇压黄巾。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豫州牧等,后为徐州牧。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孔明)辅助,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因取荆州,并得益州和汉中地区。建安二十四年已亥(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魏、吴成鼎足之势。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乃于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担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章武三年癸卯(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驾崩於白帝城永安宫,自辛丑(公元221年)——癸卯(公元223年),在位三年,终年六十二岁,葬于惠陵(即成都华阳县西南),(—说葬于成都府官衙门万花亭)。尊谥昭烈皇帝。昭烈是他死后的谥号。
古代皇帝死后,后人一般都有一到两个字来评价他的生平功过。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 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铧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另:古人对谥号的解释: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 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 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 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 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 圣善周闻曰宣 兵甲亟作曰庄 叡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 武而不遂曰庄 柔质慈民曰惠 爱民好与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不生其国曰声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伤 短折不成曰殇 隐拂不成曰隐 不显尸国曰隐 见美坚长曰隐 官人应实曰知 肆行劳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惧从处曰悼 凶年无谷曰荒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傦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伤曰愍 贞心大度曰匡 德正应和曰莫 施勤无私曰类 啬于赐与曰爱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教诲不倦曰长 肇敏行成曰直 疏远继位曰绍 好廉自克曰节 好更改旧曰易 爱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尊贤贵义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改曰恭 执事坚固曰恭 爱民长弟曰恭 执礼御宾曰恭 芘亲之阙曰恭 尊贤让善曰恭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虑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质渊受谏曰厘 有罚而还曰厘 温柔贤善曰懿 心能制义曰度 聪明叡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爱亲曰孝 秉德不回曰孝 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曰齐 资辅共就曰齐 甄心动惧曰顷 敏以敬慎曰顷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鲜言曰靖 宽乐令终曰靖 威德刚武曰圉 弥年寿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补前过曰刚 猛以刚果曰威 猛以强果曰威 强义执正曰威 治典不杀曰祁 大虑行节曰考 治民克尽曰使 好和不争曰安 道德纯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内思索曰思 追悔前过曰思 行见中外曰悫 状古述今曰誉 昭功宁民曰商 克杀秉政曰夷 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 慈仁短折曰怀 述义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 思虑深远曰翼 外内贞复曰白 不勤成名曰灵 死而志成曰灵 死见神能曰灵 乱而不损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极知鬼神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 不思忘爱曰刺 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铺位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柔质受谏曰慧 名实不爽曰质 温良好乐曰良 慈和篃服曰顺 柔贤慈惠曰顺 博闻多能曰宪 满志多穷曰惑 思虑不爽曰厚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觽曰炀 内外宾服曰正 彰义揜过曰坚 华言无实曰夸 逆天虐民曰抗 名与实爽曰缪 择善而从曰比

后人给的。
昭主要是刘备为人性格讲义气为主。
烈主要是晚期的性格。例如为关于报仇做决定,不定劝谏,就比较烈。晚年即讲兄弟义气又很烈。
刘备叫昭烈帝我觉得很准。

昭烈帝是刘备的谥号,是后人根据刘备的生平事迹起的

谥号都是后世给封的,没有活人给自个儿弄谥号的

谥号都是后人根据谥法结合生平封给的

刘备是在什么时候称的帝? - …… 刘备被称作汉昭烈帝.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的建国者. 生平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十五岁时外出...

刘备为什么被称为人皇 …… 古三皇有燧人、伏羲、神农等多种说法,但他们的共同点无非就是仁人,爱人.我不知道你哪里看到的刘备被称为人皇,如果要解释的话就是他的“仁”,他爱民如子,在自己最危难的情况下都没有放弃他的子民,证实这种态度让他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这种形象,仁爱,故称之为人皇

《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是汉景帝的什么人 - ……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 中山靖王刘胜为汉景帝与某夫人所生之庶子,地位较正统皇室妃子与皇后所生低.且刘胜好 酒色,子嗣众多,流落到刘备这一代家道中落,所以刘备出道时无显赫的背景与家族实力.

汉昭烈帝是谁? - …… 刘备

《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是汉景帝的什么人 - …… 不是自称,正史有记载.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

刘备是哪一年成为汉昭烈帝的? ……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西汉 + 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蜀汉政权的创建者.国 刘备幼年丧父,和母亲一起靠贩履织席度日.东汉末 年,黄巾起义...

刘备是汉昭烈帝,历史上刘备为何会选择赵云来管理自己的内事呢? - …… 因为孙权的妹妹,依仗哥哥孙权的势力,目中无人,多次和身边的吴方人员,做出一些不法的事情,刘备认为赵云做事威严,能处理好家事,于是便把全部的内事交给了赵云.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什么被称为刘皇叔,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 因为他是皇族远亲.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其中有一个主人公叫刘备,他从一开始是卖草鞋的,而到后来能够创建蜀国并且成就一番事业,除了他本身的能力特别出众以外,跟他个人的身份也是脱不开的,他是汉室宗亲,所以有很多人...

刘备为什么叫大耳贼 - ……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身长七尺五寸,捶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可见耳朵很大,所以叫“大耳”.“贼”是敌方对刘备的污秽称谓,在战争中很常见的对敌方的称谓,以表明“敌邪我正”的作用!所以刘备被敌方称为“大耳贼”!

刘备到底是谁? - …… 汉昭烈帝 刘备 (161-223) 左将军,宜城亭侯——汉中王——皇帝 人物简介 汉族,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

相关推荐

  • 刘备的谥号“昭烈”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称刘备“汉昭烈帝”
  • 昭烈帝谥号意义
  • 刘备为什么叫昭烈帝?是自己起的还是别人封的?
  • 刘备为什么被称为之为蜀汉昭烈帝?
  • 刘备为什么叫蜀昭烈帝 我想知道昭烈是什么意思
  • 刘备为什么叫汉昭烈帝
  • 汉昭烈帝是谁给的谥号
  • 昭烈皇帝是谁
  • 汉昭烈帝是刘禅封的吗
  • 十万个冷知识
  • 周瑜死后小乔嫁给了谁
  • 刘裕谁的后代
  • 关羽墓中的两具女尸是谁
  • 赵云手下四大猛将
  • 张昊唯
  • 诸葛亮的坟墓有多可怕
  • 蜀汉最可怕的大将
  • 真正的刘备到底多厉害
  • 历史上的刘备有多可怕
  • 汉昭烈帝谥号谁给的
  • 刘备最想杀死的人
  • 刘备最怕的三个英雄
  • 刘备死后孙尚香去哪了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