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5个故事情节及人物特征

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故事情节:

1、白帝城托孤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

2、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失箸。

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此时关羽张飞赶到,乃借以脱身。曹操当时是以试探的心理来设宴的,而刘备则诚惶诚恐,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怀疑。

刘备的故意掩饰,使曹操放松了警惕不再疑心刘备,刘备后来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大败曹操,打破了行将大一统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三国。

3、刘备摔子

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的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的围困之中。

多亏了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

刘备接过阿斗,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赶紧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4、桃园三结义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

5、三让徐州

陶谦想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推辞再三。随后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由于吕布威胁曹操后方,曹操便给了刘备顺水人情,退兵而去。这是第一让。

曹军退后,陶谦再让徐州,刘备认为他只是应朋友之义才来,拒不接受但答应驻守徐州附近,这是第二让。刘备在陶谦的再三挽留下兵驻徐州沛县。

后来陶谦病重,再次请刘备执掌徐州,刘备又辞,陶谦死不瞑目,这是第三让。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了徐州牧。

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人物特征: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突出刘备是一个备受民众爱戴的仁君,“刘玄德携民渡江”中就将刘备如何“仁德爱民”刻画出来。

当曹操的部队已经临近樊城的时候,诸葛亮让刘备快速地撤离樊城,但是,刘备不忍心离开百姓,就对诸葛亮说:这里的百姓已经相随已久,实在是不忍心舍弃。

这里的百姓也说,我们愿意随着去,死也是无憾的。罗贯中这样描绘就是借助百姓的言行举止对刘备的形象进行塑造,使得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被烘托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大概的情节)4.桃园三结义:小刘和关二爷,张三爷偶遇,三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便在张三爷家的桃园里结义成异姓兄弟,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1.小刘怒摔阿斗:云哥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把阿斗带到小刘面前,小刘面对这一幕,摔下阿斗,说:“为了这一孩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
2.三英战吕布:说时迟那时快,小刘见关二爷和张三爷酣斗吕温侯不相上下,便拿起双股剑,加入这场“群殴”中,三人你一刀我一剑的,吕温侯挡的好不热闹,最后也只能让他们名声大起,退却虎牢关。
3.小刘三顾茅庐:小刘听闻荆州有能人,人言“卧龙凤雏,得一者得天下”,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岂料前两次都未见其人。在第三次的时候,终得见诸葛,两人在草庐豪言天下,诸葛被小刘所折服,出山协助小刘。小刘言“得到孔明,就如鱼得到水一样”。
5.煮酒论英雄:小刘给曹丞相当手下,实行韬光养晦的政策,岂不料一日曹丞相相约小刘喝酒,在酒席上,曹丞相和小刘大谈天下英雄。对于小刘所说的英雄,曹丞相一一驳回,最后对小刘言“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而已”。
刘备,一句话说,世人皆说其仁义,但却不见其仁义之旗隐藏下的虚伪,狡诈一面。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抚其背说:“我有幸得先生相助而成就帝业。然而我甚浅陋,未采纳丞相之言而伐吴,自取其败,悔恨莫及。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于是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诸葛亮听罢,手脚无措,流泪跪拜在地说:“臣怎敢不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呢!”

(大概的情节)4.桃园三结义:小刘和关二爷,张三爷偶遇,三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便在张三爷家的桃园里结义成异姓兄弟,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1.小刘怒摔阿斗:云哥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把阿斗带到小刘面前,小刘面对这一幕,摔下阿斗,说:“为了这一孩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
2.三英战吕布:说时迟那时快,小刘见关二爷和张三爷酣斗吕温侯不相上下,便拿起双股剑,加入这场“群殴”中,三人你一刀我一剑的,吕温侯挡的好不热闹,最后也只能让他们名声大起,退却虎牢关。
3.小刘三顾茅庐:小刘听闻荆州有能人,人言“卧龙凤雏,得一者得天下”,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岂料前两次都未见其人。在第三次的时候,终得见诸葛,两人在草庐豪言天下,诸葛被小刘所折服,出山协助小刘。小刘言“得到孔明,就如鱼得到水一样”。
5.煮酒论英雄:小刘给曹丞相当手下,实行韬光养晦的政策,岂不料一日曹丞相相约小刘喝酒,在酒席上,曹丞相和小刘大谈天下英雄。对于小刘所说的英雄,曹丞相一一驳回,最后对小刘言“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而已”。
刘备,一句话说,世人皆说其仁义,但却不见其仁义之旗隐藏下的虚伪,狡诈一面。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三让徐州城(陶谦要给刘备),刘关张大战虎牢关(和吕布),刘备喜结孙尚香(孙权她妹),刘备火烧连营(被陆逊打得)

《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故事情节有哪些? - ……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在宴会上...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事迹 - …… 桃园三结义, 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借荆州打益州,三分天下称帝蜀汉,兴兵伐吴,兵败桂棱, 白帝城托孤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小故事 - …… 三顾茅庐,青梅煮酒论英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

关于 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事迹 - …… 刘备 桃园三结义 三顾草庐 诸葛亮 草船借箭 空城计 赵云 单骑救主 截江夺斗 曹操 割须弃袍 大意失荆州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所有故事 …… 以下以三国演义为准,不涉及三国志 1 桃园三结义 2 三英战吕布 3 刘安杀妻 4 三让徐州 5 煮酒论英雄 6 跃马檀溪 7 三顾茅庐 8 刘备摔子 9 三个锦囊 10 刘备借荆州 11 西征巴蜀 12 自称汉中王 13 “被迫”称帝 14 七百里联营 15 白帝城托孤

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 - …… 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

写出《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各自的5个相关故事名称 - …… 刘备:三顾茅庐,跃马檀溪,刘备摔阿斗,煮酒论英雄,三让徐州,白帝城托孤 关羽: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张飞:据水断桥,义释严颜,大破张合,鞭打督邮,张飞审案

跪求!三国演义中有关刘备的情节、要求:有目录、有简介!可追加 - …… 仁的代表——刘备 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占领荆州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

三国演义里刘备有那些故事 ……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东吴招亲,隆中对,煮酒论英雄,借荆州,摔阿斗,赤壁之战,白帝城托孤

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多人物,请你写出5个人物的故事 - …… 刘备 字玄德 仁慈的一个人,别人让他当太守,推让荆州,让刘备成为蜀主几乎全是力劝的,对人宽厚,三顾茅庐,在新野逃走时带着百姓逃走,百姓一遇难 刘备就自责.城池没了.家属没了.刘备不会沮丧,只说那城池本来就不是我的,家属...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5个故事情节及人物特征
  • 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5个故事情节及人物特征
  • 三国演义刘备的主要事件
  • 跪求!三国演义中有关刘备的情节、要求:有目录、有简介!可追加_百度...
  • 《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外貌的句子(用原文)5句有哪些?
  • 《三国演义》中刘备最好的五个朋友?
  •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 关于 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事迹
  •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五虎上将中最后病逝名将是哪一位
  • 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故事情节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350
  • 诸葛亮的坟墓有多可怕
  • 三国演义刘备10个故事
  • 刘备为何不娶关羽女儿
  • 刘备最著名的2个故事
  • 三国志关于刘备的记载
  • 三国演义30个小故事
  •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经典故事
  • 三国演义里有关刘备的故事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 三国演义刘备的故事简短
  • 中国历史故事刘备三顾茅庐
  • 三国中与刘备有关的故事
  • 三国演义刘备故事情节
  • 本文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若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们
    2024© 客安网